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海外置业行业准入门槛低 无良中介隐瞒信息欺骗投资者

  • 发布时间:2016-04-12 07:47:0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赵丽  责任编辑:罗伯特

  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过低,造成各类海外置业中介公司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甚至存在业务多重转包等问题。这一切的根源,还是要归结到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投资者缺乏境内外环境信息的对称评估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王玉风

  “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许我的经历能让痴迷于海外买房的人更加清醒。”

  4月11日,北京白领杨慧茹给记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

  听信朋友介绍,海外买房,后续卖房无人管理,造成重大损失。这大概可以概括杨慧茹海外买房的主要经历。

  近年来,中国对外置业投资额不断攀升。随之兴起的,还有海外房产中介行业。然而,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很多不合乎规范的中介机构也混杂其中,伴随市场一起野蛮生长,从而衍生出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透明和多重中介等“阴招”。

  朋友不靠谱

  至今,杨慧茹也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通过房产中介买房。

  首先,出场人物大概有这样几个人:

  买房人——杨慧茹;

  介绍人——杨慧茹父母朋友的女儿王某,王某家族在澳洲拥有永久居民身份。

  转手人——因为杨慧茹想购买的房屋没有通过澳洲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认可,所以只能由有澳洲身份的人购买。经介绍,王某的男朋友成为最合适人选,王某的男朋友先买了杨慧茹看好的房屋,之后私下找了个过户师转名给了杨慧茹。

  就这样,正因为这种朋友关系,杨慧茹在对房子的细节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墨尔本买了两个楼花。

  “我原本是想买两套,借此拿到澳洲永久居民身份,之后自留一套再卖一套出去,结果根本拿不到永久居民身份。”杨慧茹向记者介绍说,自己在海外买房,完全是听信了朋友、朋友的朋友介绍。不过,杨慧茹想把两套房子卖掉,也不容易。

  王某与男朋友分手后回国,杨慧茹在澳洲找不到一个平台帮她做售后事宜,“再加上我的英文只是皮毛,根本无法沟通买卖房屋的事宜。”杨慧茹说。

  “其实,这件事并非个案。有不少人通过海外中介或朋友在海外购房,近来,有不少客户请我们帮忙处理这些房产。”在北京从事海外房产工作的钟欣欣告诉记者,在海外购房热潮中,很多购房者都认为在当地有朋友,就可以拿到更好的楼盘,也更可靠。然而,这些所谓的朋友只是个人或者小公司,可能干两年就消失了,甚至赚一笔佣金就找不到人了。“在海外买房,找个好中介和好经纪人至关重要,一个好中介可以帮你省去很多麻烦,哪怕交易完成后也能帮助出租管理”。

  中介不合规

  不过,房产中介就值得信任吗?

  据链家海外事业部总经理时今强介绍,国人海外置业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前十年、十五年,在海外购房的都是非富即贵的客户,买的房产标的额相当高,一般是购买当地地标性建筑,买别墅就买最好的,买酒店就买最贵的。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是中上收入阶层,或者说是中产阶级。据统计,现在有10%的中产阶级有意在海外置业,但问题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实力和准确认知度来达到海外置业的水平”。

  “海外置业中介的发展属于初级阶段,良莠不齐。从目前来看,中国人在海外购置的房产90%以上都不是通过中国房产中介进行的,都是通过海外当地的经纪人。客户在海外置业无外乎要解决两个痛点,一个是信任度,一个是专业度。专业度就是刚刚提到的,他们可能不了解整个置业的流程。”时今强说。

  据介绍,近年来,在参与购房移民的投资者中,很多人花费几百万元在海外购置房产,却出现了房产被开发商抵押给银行、被蒙骗入住等问题。一些无良中介往往利用投资者不了解行业、不了解当地政策、语言能力不足、海外维权困难等劣势欺瞒投资者,使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但中介却能逃避法律责任。

  对此,时今强说,对海外置业进行监管是一个双方配合的事情,国内企业要正常地接受建委、房地产管理局以及相关中介协会的管理,“在海外执业,首先要取得当地的资质和执照”。

  “不可否认,目前的确存在行业乱象,也就是行业标准、规范以及专业不到位的问题,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过低,造成各类公司并存,市场良莠不齐,甚至存在业务多重转包等问题。”时今强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专业度有差异。

  “关于这个行业乱象,我再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称在欧洲一些国家买房产送移民之类,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陷阱,号称交上50欧元就可以移民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取得这些国家的移民身份。”时今强说,“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50万元人民币买一套房子,但那套房子最多值25万元,剩下的都被房产中介分了,业内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但购房者不知道,这也是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在海外从事多年海外置业顾问的林光旭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甚至发生过签订合同后,才发现房产产权不清晰、房产欠有债务等问题,还有个别信誉不佳的房地产经纪公司扣押国内买主的定金,卷走客户资金。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要归结到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投资者缺乏有效执行程序和效果参照,更缺乏境内外环境信息的对称评估。”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业内人士说。

  对此,时今强表示,其实我国关于国内房产中介的法规是相当健全的,“但是购房者并不了解相关制度,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购房者一听说某个人能办就去找他办了,结果被骗,吃哑巴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规范市场,还需要信息公开,通过各方努力,假以时日才能有好的结果”。

  购房“双刃剑”

  从美国返回上海,田凯立即联系自己的房产顾问,准备下一轮的房屋筛选。不过,这样的筛选只能先在网上进行,因为买房地点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我这次专程去美国,本来是要直接出手买房子的,但谁知晚到一步,看好的房子已经被人买走了。”对于此次美国的买房之旅,目前就职于一家外资银行、年薪超过百万元的田凯很无奈,“抢”他房子的也是中国人。

  然而,对于中国购房者来说,不论其目的是投资还是移民,甚至近期开始流行的“异地养老”,海外买房都可能是“看上去很美”。

  几年前,传出“美国底特律破产,一双鞋钱能换两套房”消息之时,上千人报名参加底特律抄底抢房团。对于这一情形,已经定居在美国的北京人张泰给记者发来这样的短信:“如果底特律房产真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当地的美国人自然也将闻风而至,哪里还有真货等着大洋彼岸的中国人。”

  在接下来的电子邮件中,张泰用一连串叹号向记者表达了对不了解当地基本局势“冲动性”购房的担心:底特律的房子的确属于“白菜价”,但白给也不敢要。当地治安不好,犯罪率又高。如果你买了房子,万一房子被坏人烧了影响邻居生活,房主难逃干系。还有那些并不了解当地环境,就想图便宜去美国买房租出去赚房租的,一旦房子在出租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全得由房主负责。尽管不同州的法律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倾向于保护租客的利益。如果人不在美国,房子漏水了或者出毛病了,房主没有及时修缮,等到的就是法院的传票。

  与此同时,若不了解购房地的种种政策,也会遭遇尴尬。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很多有在海外购房计划的人均希望能以贷款的方式交付购房款。

  不过,专业经纪人朱玉告诉记者,以美国为例,美国申请贷款不仅繁复而且难度比较大。通常美国的贷款机构及银行仅提供贷款给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当海外其他身份买家想要申请贷款买房时,首付得增加,获批率才会增加”。但究竟增加到多少,并没有硬性要求,“也并不是每家机构都会提供此类贷款,通常是在有大量移民的国际性大城市才会有这类提供贷款的机构”。

  同时,北京律师徐莹向记者介绍说,海外置业面临的其他法律风险同样不能小视。

  “很多购房者对房屋所在地的法律政策没有了解,而很多国家或地区对房产有不同规定,如空置房屋取得时效风险、购买房屋后自己不入住的房屋不能长期空置等。”徐莹说,还需要了解购买房屋的税务承担,海外很多国家房价不高,但是在购房、持有以及出售环节,可能付出很高税费以及交易费成本。

  制图/李晓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