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十座大棚”到“蔬菜之乡”

  • 发布时间:2016-04-11 11:29:32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林敏 王莉

  “从10座大棚到蔬菜市场覆盖那曲、山南等5个地市,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白朗县蔬菜公司总经理罗杰给予充分肯定。

  济南市始终把产业援助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披肝沥胆17年,将白朗县打造成高原蔬菜之乡。目前,大棚蔬菜已成为白朗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广泛惠及群众。

  从试验示范到广泛覆盖

  1998年,济南市第二批援藏干部针对白朗县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层次滞后的现状,结合该县土地、水利等资源优势,从济南市引进了大棚蔬菜。

  多年来,济南市的每一批援藏干部都把援建白朗蔬菜产业作为工作重点。虽然援藏工作不断轮换,但产业发展思路始终一脉相承,有继承、更有发展。

  济南市将蔬菜产业作为援藏投资重点,截至目前,共投入援藏资金近1亿元,占济南市对口援藏资金总额的30%以上。

  17年的坚持不懈,才有了白朗蔬菜“滚雪球”式的发展。1999年,白朗县仅有10座大棚、10个蔬菜品种、10万蔬菜销售收入。截至2015年,白朗县蔬菜大棚达到5428座,示范品种116个,蔬菜产量达9000万斤,销售总收入达到1.35亿元,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

  从蔬菜“愁嫁”到市场“迎亲”

  近年来,济南市援藏干部不断引进、试验、推广高端新品种,目前已达到116个。从蔬菜“愁嫁”到市场主动“迎亲”,白朗县蔬菜产业也逐渐走向成熟。

  17年来,济南市援藏干部不断激发农牧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期间,把白朗县建成西藏唯一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还形成了1个公司、1个示范园、26个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

  同时,济南市援藏干部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注册“天域绿”商标,启动绿色食品认证,举办蔬菜采摘节,建设蔬菜文化长廊和旅游文化广场,与拉萨、日喀则等大型超市无缝对接,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面对产业发展日渐成熟的新形势,2015年,济南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进一步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并投入援藏资金400万元,新建花卉智能温室大棚,着力发展花卉产业。

  从孤军奋战到兵强马壮

  “刚开始,我们只有4名蔬菜种植技术人员。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建起了强大的技术员队伍。”援藏技术专家张际民如是说。

  张际民于2000年6月进藏,扎根西藏15年;樊庆波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便毅然进藏,为了保证草莓成活,他连续15天吃住在大棚里……2014年,济南援藏首次组织白朗本土技术人员到济南深造。目前,已帮助白朗培训技术骨干27名。

  2011年,白朗县开始对外输出蔬菜种植技术,先后帮助其他地市的13个县培训蔬菜种植技术人员4000多人;同时,先后有94名技术人员到外县受聘为技术骨干。2015年,日喀则市蔬菜种植技术远程教育制片基地落户白朗。

  从第四批援藏工作开始,济南援藏着手构建白朗县蔬菜协会,努力完善农牧区蔬菜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从2011年开始,济南援藏着力构建蔬菜生产物资供应体系,面向全区销售蔬菜种子、大棚钢架、有机肥料、技术指导丛书、棚膜等物资。

  “十几年来,白朗蔬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解放。”白朗县委副书记、县长赤列朗杰高兴地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