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招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

  • 发布时间:2016-04-08 07:00:1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银行业不良率连续反弹16个季度,不良“双升”态势持续整整4年。截至2016年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破“1”进“2”,达到2.08%。

  目前传统处置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银行化解不良的需求,债转股正在酝酿实施中,以化解银行潜在不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

  银行业不良率持续攀升

  从2015年的上市银行年报来看,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仍在不断攀升。以深圳两家本土上市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为例,2015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6.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5%,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招商银行2015年全年不良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截至2015年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增加0.57个百分点。

  据平安银行的年报披露,该行的小企业业务拨备提取后也亏损。该行行长邵平表示,受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等内外部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融资能力下降,出现贷款逾期、欠息情况,银行不良贷款有所增长,不良率总体上升。

  此前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而截至2016年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为2.08%,告别“1”字头。

  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获悉,行业分布上,不良贷款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反映贸易型加工企业、两高一剩行业的问题严重;地区分布来看,多个省份三季度末的不良率突破2%,浙江、广东、山东三省的不良贷款规模突破千亿,导致地区银行业净利润出现大面积负增长。

  债转股正在酝酿实施

  目前传统处置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银行化解不良的需求。据悉,债转股正在酝酿实施中,以化解银行潜在不良。

  债转股是指将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关系,转变为股权关系。1999年至2002年,中国曾实施债转股,并将其视为国企脱困的三大政策之一。当时的背景是,国企大面积亏损,银行积累巨额不良贷款。

  财新周刊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3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类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

  据一名股份制银行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对记者透露,该试点将跟投贷联动试点配合,由此银行可以获得投资子公司的牌照。具体模式上,债转股试点银行或将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AMC),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直接承接银行债务。这名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设立AMC,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吸引社会资金完成对处置企业的股权投资。

  热议

  债转股真能化解不良贷款?

  债转股对于破解当前企业高杠杆、银行不良攀升的困局是否有效?如何防范企业道德风险?如何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工行、中行、招行等银行作为债转股的试点银行,其相关高管近日对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以时间换空间,帮银行化解不良”

  一名股份制银行高管指出,对于股市和楼市短期走势来说,1万亿规模的债转股当然是个好消息。第一,银行的报表将变得更好看,有利于稳住银行股的股价;银行股稳住了,大盘也就稳住了;第二,有利于提高部分国企的业绩,债转股之后,这些国企财务负担大大降低,体现为业绩上升,这样会支持股价上行。

  “1万亿元事实上相当于是中国版的QE,有利于降低整个市场无风险利率,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债转股是以时间换空间,降低银行化解不良的压力。”上述银行业内人士称。

  但这位股份制银行高管同时也指出,“银行账面上‘质量不好的贷款’减少了,企业也不用为还本付息而发愁了,看起来各得其所,但银行面临的问题是,银行的钱是从储户那里借来的,银行需要还本付息。把质量不好的贷款换成股权,万一这是个垃圾企业,银行依然面临坏账问题。”

  因此,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近日表示,如果要推出新一轮债转股方案,需要一套考虑周密的顶层设计。应当考虑前几轮债转股的一些弊病、问题以及对银行的影响。其中的问题包括:第一,前几轮债转股中商业银行没有行使股东权利。如果有债转股方案,商业银行作为股东应不应该行使必要的股东权利?第二,不见得债转股企业都是银行的不良资产;第三,可能还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化方式,使这种债权转股权以后流通更加顺畅,银行的权益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对于债权人债务人,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原工行行长杨凯生指出,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特殊方式,而较之一般的债务重组而言,债转股对债权人、债务人带来的变动更激烈、调整更深刻,它将原有的借贷关系变成了股权关系,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对债务人而言,不能简单地以为债转股可以降低自己的杠杆率,以为债转股后的最大好处就是无债一身轻了,可以不必再支付贷款利息了。”杨凯生说,“其实股本融资应该是一种比债务融资成本更高的融资方式,股本不仅是需要回报的,而且其回报率理应比借贷利率更高,否则是吸引不到投资者的。”

  杨凯生指出,为防范企业道德风险,关键是要让被处置企业意识到,债转股对企业而言并不是“免费的午餐”,而要以出让控制权为代价,换取重生或平稳退出。

  对于债权人而言,债转股意味着放弃了原有的债权固定收益(利息),放弃了对原有债权抵押担保的追索权,而由此换得的股本收益权能否真正得以保证,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债转股后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能否有根本的改善,取决于自己的股东权利能否确保落实。杨凯生指出,“如若把握不当很有可能陷入既不是债权人,又不像股权持有人的尴尬境地。应该看到这中间是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

  “因此,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债权人、债务人都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面对现实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所以各方对此都应该持一种谨慎的态度。”杨凯生说。

  “债转股仅是账面腾挪,把风险推迟了而已”

  债转股对于破解当前企业高杠杆、银行不良攀升的困局是否有效?

  目前,多数银行对大规模债转股持保留意见,积极性较低。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债转股,把企业问题跟银行绑定,可能加剧系统性风险;如果银行大量持有股权,流动性风险也将高企”。

  除此之外,这种债转股主要服务非上市国企。一名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债转股一实施,银行利息会减少,也多了很多风险,本来银行是收租稳定盈利,现在成了风投,投的还是欠缺活力的国企,可能当了股东后,投了还得再投,银行缺乏动力”。

  上述银行业内人士明确指出,债转股仅是账面腾挪,并非治本之策。“这只是表面上掩盖了不良率,并不会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改善,因为不良贷款转换成股权,如果这些股权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又有何价值?照样要提投资损失拨备,只是暂时掩盖了不良而已。”

  “银行都不愿意债转股,两年后股权资产全部到期,银行不良都会暴露出来,还是要追究银行。”这名股份制银行高管说,债转股其实是一种无奈选择,银行既不能剥离不良资产,企业又偿还不起,因为就业等各种问题也不能破产拍卖,最后银行不得不自己吃下苦果。“为了吃这个苦果,也不得不修改商业银行法。这种玩法是把风险推迟了而已。”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