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暂不“待见”股市金融期货 散户转炒A50与美国原油
- 发布时间:2016-03-30 09:00:3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广州日报记者井楠
过去的3~4个月时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了4年中最为犀利的一波反弹行情,众多国内机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了本轮短线炒卖;随着一周内多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冲高回落,部分投资者已经获利了结。
获利之后,资金何去何从?部分人仍在纠结。中国香港的期货市场成为部分人的最新选择,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美国原油期货(现货)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不过,业内人士提示,境外投资品风险大,散户不可掉以轻心。
“我2月抄底了原油T+D,35万元资金目前变成了差不多50万元,刚刚获利了结。”广州荔湾区大宗期货投资者刘先生如是向广州日报记者谈起了自己近日的理财纠结心理:“不过,现在问题又来了,50万元再投什么好?股市别提了,我现在还有近100万元被套在里头,股指期货被限仓不让炒了。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太低又没乐趣,哪里有炒油炒白银来得爽快。”
获利了结资金暂不“待见”股市、金融期货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本地市场后发现:2~3月的大宗商品市场反弹,确实使得部分机构、散户投资者获利颇丰。数量众多的机构、个人投资者见好就收,选择获利了结。
然而,获利了结之后,还能炒卖什么产品呢?刘先生炒卖大宗商品的50万元资金去年源自股市,目前重回股市却并不稳妥,刘先生告诉广州日报记者:“股市目前处在低位振荡状态,回暖气息不算浓厚,我们散户做短线投资,要注重机会成本。”
重投金融期货产品也不可行。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股指期货成了去年股市大波动的导火索,至今为止,监管层并没有放松对其的限制;广东省绝大多数期货经纪平台的股指期货产品,依然处在半瘫痪的状态中,乏人问津。而大宗商品投资者们一般只有200万元以下的投资资金,高位追投房市、电商产品,显然也并不现实。
权衡之下,很多散户选择了通过境内的期货投资平台转炒境外市场的期货产品。
部分投资者转战境外投资产品
广州日报调查了转战香港市场的广东投资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原来炒卖大宗商品的期货公司开户办理境外投资手续,继而在其香港分公司或合作企业开始炒卖各类境外投资产品。目前,广州、深圳两地,开办类似业务的期货经纪平台越来越多,都将该类业务作为弥补2015年股指期货交易受限后的重要增收来源。
中国国际期货(广州)的全泉经理告诉广州日报记者,目前通过该公司在香港继续炒卖到大宗商品(或金融期货)的门槛非常低,只要1万美元或8万元港元开户。
提示:
到香港投资期货三步骤
1.自行换汇打入自己的香港银行卡内。
2.携带个人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或护照)、香港银行卡,到期货公司找开户专员签订三方存管合同。
3.开户专员联系到中国香港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开通香港投资账户与操作系统,通知投资者开始炒卖。
A50交易暴增数倍 原油最受散户青睐
在中国香港平台交易的并非只有香港交易所的产品,而是全世界的各类产品均有。据深圳两家大型期货经纪公司介绍,目前比较活跃的投资产品有新加坡交易所的A50股指期货、港股恒生指数期货、美元指数期货、美国原油现货/期货产品、美国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产品。
新加坡A50产品是过去8个月业务中交易增长量最大的产品,主要是因为内地股指期货市场交易量暴跌,资金大量流出。客户以机构专业投资者与高净值散户为主,不愿意参与不够熟悉的大宗商品期货投资,A50于是成了这部分投资者的最好选择。从A50走势来看,8个月中短线暴涨次数高达17次,内地投资者功不可没。而深圳一家期货经纪公司介绍,半年时间里,他们香港平台的A50业务的交易量已经暴增了7~8倍,成了最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1个月时间里,最受青睐的是原油产品。中国国际期货(广州)近三周新开户的投资者们,绝大多数都是冲着美国原油来的。据了解,个人投资者的炒油资金不容小觑,10万~30万美元投资额的占据主流,也不乏50万、100万美元的“大散户”,名副其实的高净值客户。
境外市场风险更大
投资者李先生刚刚开通了中国香港投资账户,计划投入10万美元在香港炒卖原油,他认为:“内地原油的投资品种太少,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现货产品,持仓成本高,报价又与国际市场有差异。要想最大限度地抓住近期油价暴涨暴跌的机会,就要直接投资美油。”
对比境内的期货产品,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的理财师杨盛学认为:境外投资产品的优势在于品种多、操作灵活、报价与国际接轨。但境外投资产品的操作风险远远胜过境内投资产品,比如部分期货产品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甚至可以做上百倍的杠杆操作。为此,不建议散户在懵懂无知的状态下盲目介入境外产品。如果散户仅仅是为了寻找资金出路,不如暂时保持观望态度,学习之后再做判断。资金可以暂时购买货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