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共建共享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 发布时间:2016-03-26 03:41:2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也有不少新要求、新部署,体现了国家对每一个群体的真切关注。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些民生工作一一落地,将共享的发展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增进民生福祉,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势再复杂、挑战再严峻,这一根本宗旨不能模糊。正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从现实情况看,托住了“民生底”,就是铸牢了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坚实基础,有了更充裕的回旋余地和转型升级空间。从发展全局看,民生建设关乎民心、关乎国运,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才能真正激发出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内生力量。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正是有了这些亮眼的“民生成绩单”,我们才更有底气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更有能力完成结构调整任务,更有信心推进深化改革进程,凝聚起共建美好未来的民心民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民生建设时不我待。我们要清醒认识、认真把握,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增进民生福祉,首先是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目前我国还有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缺口较大,许多棚户区群众的安居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些短板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保障的整体效能,必须将这些障碍逐一破除,哪里有缺口就补哪里、就向哪里发力。把社会保障安全网密密地织好织牢,才能稳稳兜住“民生底”。

  增进民生福祉,还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包括扩大创业创新的空间,大力扶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让每个人都拥有干事创业的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保证人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等等,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更丰富。

  增进民生福祉,需要做好积极有效的制度安排。当前许多现实的民生问题,都在向制度建设要答案。在创业创新、人口流动、医疗教育资源分配等诸多领域,一项政策出台、一次体制机制调整,都将释放新的发展动力。对此,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突破方向,各地各部门亦要统筹协调、群策群力,实现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制度化,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