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互利共赢 提升开放经济水平
- 发布时间:2016-03-25 06:2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十三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支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积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努力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对促进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但也不可避免地正在受到全球贸易萎缩、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当严峻的国际环境与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深层次矛盾“双碰头”时,经济运行也随之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如何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既考验我们的智慧,也检验我们的能力。说到底,就是能不能构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格局,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这是以往重要的成功经验,也是当下和未来的一大法宝。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新水平。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统筹国内区域开发与对外开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合作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沿海地区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内陆和沿边地区要加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
实现互利共赢,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新水平,既要谋全局,也要谋一域。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当务之急是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通过加快落实和完善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紧缺能源原材料进口,实现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
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通过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通过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使我国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通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谋求互利共赢,我国经济才能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增创竞争新优势。(经济日报评论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