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投资理财,不能不知道的常识

  • 发布时间:2016-03-23 13:31:46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李园园

  实习生 吴阳

  近日,在烟台金融行业监管部门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免费向市民发放了多张关于银行业消费、金融投资理财的宣传册子、明白纸等。其中银行监管部门针对银行业消费印发的明白纸,切中老百姓日常消费中常犯的错误和遇到的问题,通过了解这些小常识,让老百姓能够明明白白做好金融投资消费,预防被骗。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做个明白的金融消费者吧。

  1、理性,牢记五个“不等于”。如果要存款、贷款,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款、贷款种类和方式,提高收益,减少成本。如果要投资理财,切记不要做一个盲目冲动的投资者,牢记五个“不等于”:一是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产品不等于储蓄存款,不是全部产品都能保本保息;二是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不要认为银行能百分之一百保证预期收益;三是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对于自己不完全了解的产品,不能光听口头宣传,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和合同条款;四是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五是购买任何金融产品不等于投资发财。

  2、明白,了解购买产品类型。消费者不一定要对办理的银行业务精通,但一定要有所了解,特别是要了解业务的风险和问题,比如购买银行投资产品时,要对自己购买的产品类型、风险程度、以及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等有一个清醒地判断和把握,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要了解清楚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3、谨慎,签字前权衡风险与收益。牢记资金安全第一,比如在使用银行卡和电子银行时,要谨慎保管好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不必要的麻烦。在投资理理财时,要谨慎涉足完全陌生的投资领域,在银行要求客户签字或抄录所投资产品风险提示之前,要对收益和风险最初权衡,理性判断。

  而在金融消费者,做好上述三点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提高警惕意识,防止被骗被盗。

  提醒一:手机短信圈套,不要被“善意的”提示蒙蔽了双眼。你的手机是否会经常受到,“XX,银行温馨提示,您的信用卡有一笔XX元消费,存在账户危险,请尽快联系我们,电话011—XXXXXXXX。”对这种群发,虚假的垃圾短信,总有一些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告诉您,最好的识别方式就是直接拨打信用卡背面的客服电话,只要接通,一切问题将不攻而破。

  提醒二:“免费Wi-Fi”可能是盗刷陷阱。不少餐厅、商店等公共场所会提供免费无线网络。但据了解,有不法分子专门在商场等场所使用黑客软件建立免费的不明Wi-Fi连接,持卡人连接这个WIFI后登录信用卡网银,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后台程序记录下上网者手机的IP地址和上网时的各种信息,轻松窃取信用卡账号和密码。为此,请持卡人在登录网银时要确保是在安全的环境下登录的,不要贪图一时之快,随便连接不明来源的免费Wi-Fi。

  提醒三:钓鱼网站,个人信息不要乱填。多数人上网,会习惯性直接打开收藏的链接或者直接在百度搜索网址,然后点击进入网站,这种方式非常危险,因为钓鱼网站往往会利用这种漏洞,仿制一个同名网站,且链接地址高度相似,然后持卡人会填写登录信息以及卡片信息,疏忽间,你的信用卡就被盗刷了。

  提醒四:手机丢失,关联信息最易盗。手机淘宝、支付,这些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风险隐患也颇多。很多人在手机支付过程中,直接关联银行卡,且默认可以直接登录支付宝,很多信息直接曝光,更重要的是,通过手机可以进行密码找回,支付授权等操作,这些就为银行卡盗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虽然手机支付被盗刷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切不可大意。

  提醒五:假冒银行电话,骗取信用卡信息。骗子会利用境外改号平台,伪造号码对国内用户进行回拨,此类号码的明显特征,就是带有“00”开头的国际冠字码。他们会自称是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称持卡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信用卡严重透支等求持卡人提供卡片信息、个人身份信息、验证码等私密信息办理退款、调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