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板块”初具规模
- 发布时间:2016-03-23 07:00:14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3月21日,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中签结果出炉,中签号码共有79848个,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669万股。
坚朗五金主要从事中高端建筑门窗幕墙五金系统及金属构配件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建筑五金行业的大型企业,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门窗幕墙五金生产企业之一。在完成了认购的步骤后,很快这家位于东莞塘厦镇的企业,将成为东莞第18家A股上市公司。
今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资本市场的“东莞板块”初现。东莞作为制造业之都,如今在政府与市场的合力之下,对接资本市场谋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不少东莞企业的共识。
A.“世界工厂”上市公司仅33家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以往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实力。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却和这个城市的制造业实力不符。
2008年之前,东莞经济凭借着要素驱动的“东莞模式”,实现了飞速增长。但截至2008年,东莞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只有5家。2010年开始,莞企上市的脚步加快,搜于特、劲胜精密、星河生物、明家科技、银禧科技、勤上光电等公司扎堆上市,算上即将上市的坚朗五金,目前东莞市的境内上市公司有18家,境外上市公司有15家。
但这和省内外的其他制造业发达城市仍有较大差距。省内的兄弟城市佛山,如今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0多家,数量领先东莞不多,但目前佛山已经提出了“三年计划”,争取在三年内实现上市企业过百家的目标。
而同为国内制造业名城的苏州,如今共有上市公司101家,其中境内上市78家,境外上市23家。仅在2015年苏州就新增上市公司8家,苏州上市公司占江苏全省总数超1/4。
虽然上市公司数量偏少,但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东莞在近年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如今东莞新三板挂牌企业有84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超340家,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东莞正在努力为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不足而补课。根据东莞市《关于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若干意见》,东莞安排了发展利用资本市场项目经费,鼓励和支持东莞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
这些经费用于上市前辅导费用资助、上市后再融资资助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挂牌前费用资助和挂牌后的融资资助。
而今年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东莞市将与深交所、上交所等合作,强化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资产证券化等指导培训,推动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B.企业从不愿上市到积极参与
东莞上市企业数量偏少,除了东莞经济结构的原因之外,还有企业家自身的原因。
在去年的东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直言,东莞有很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不愿意上市,浪费壮大发展的机会。
“部分企业认为上市是一种束缚,受证监部门、股东、股民等多重监督,老板在花钱、决策上面没有了自由感,其实这是对企业上市的一种偏见。”徐建华说。
徐建华认为,在银行信贷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上市往往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抢占市场提供更为多元的资金支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利远大于弊。
在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看来,在产业结构上佛山是以内源性经济为主,扎根于自我品牌的研发,而东莞则是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多数是以代工企业。“很多代工企业只是一个生产车间,若企业将‘上市’提上议程,则丧失了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政策。”
林江认为,现在整个经济发生了变化,东莞从以前的要素驱动往创新驱动转型,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必须寻找突破口,需要强化营销、研发、生产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因此,对接资本市场或是未来的关键。
记者从东莞市金融局获悉,目前东莞有107家上市后备企业,已申报材料到证监会企业12家,包括华立实业、金太阳研磨、台一盈拓、东莞证券和中泰模具等。而在新三板排队等候挂牌的企业也有不少。
在国家提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在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东莞板块’初步形成,这意味着东莞的企业对资本市场认识程度的加深,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林江说。
C.上市莞企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转型
在去年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多家东莞上市公司都推出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增)方案,共定增募资超过200亿元。
资本市场的力量正在帮助东莞的企业实现转型。以明家科技为例,该公司定增募资15.18亿元,用于组合并购移动互联网公司,如今通过对原有主业的剥离,已经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并在本月宣布正式改名为明家联合。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外延式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公司未来仍然会考虑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外延式并购,以发展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称。
因为三星手机销量不佳而导致亏损的劲胜精密,则定增15亿元收购上游企业创世纪,从代工转向机器人制造。去年12月,劲胜精密还以自有资金512万元参股武汉艾普工华科技有限公司,获得8.42%股权。
借力资本市场,劲胜精密正逐步构建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国产系统软件等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体系,向智能制造整体方案解决商转型。
连续亏损两年的星河生物,则定增募资11.25亿元并购伽玛刀设备制造商玛西普,彻底转型到医疗器械领域。
除了并购转型之外,东莞上市公司也利用资本市场来助力主业的发展。
搜于特这家转型中的服装企业定增募资35亿元,用于开展产业链上的新业务。目前搜于特已经在广东增城、江苏吴江、湖北荆门服装集群地成立3家控股公司负责当地服装产业供应链管理,主要业务包括为小品牌统一采购原材料、设计、生产管理等内容。定增计划完成后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设立20家供应链管理控股公司,与品牌管理公司共同为大时尚产业各参与主体提供多层次综合服务。
易事特则定增募资19.42亿元,用于173MW光伏发电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2015年易事特在光伏产业大展拳脚,新能源方面取得的营业收入为25.71亿元,同比增加139.47%,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9.81%。
此外,东莞控股也发布了定增募资方案,募集不超过15亿元,用于对其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
■延伸阅读
新三板成莞企
资本运作练兵场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近年来东莞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表现最抢眼的,无疑是那些扎堆挂牌新三板的公司。
随着银禧光电、宇求电子、雅路智能、开合文化和创锐电子等14家公司先后挂牌,目前挂牌新三板的东莞企业数量已达84家,在广东省内则稳居地级市第一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林江认为,对于多数东莞的企业来说,上主板的门槛太高了。而新三板是场外市场,跟资本市场沾边,因此,企业踊跃挂牌新三板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都知道新三板的投资者门槛高,可也正因为高门槛,才吸引了很多专业投资者关注新三板,在众多企业中筛选出优质的企业。”林江说。
虽然新三板机制尚未完善,融资功能也较弱,但部分莞企已经将其作为资本运作的练兵场了。
去年7月,伯朗特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收购,由此拉开了外延式扩张的序幕。之后,伯朗特宣布以20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600万股,作价1.2亿元收购华成工控100%股权,该次重组已经获得通过。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促转型的还有打造东莞“无人工厂”的瑞必达,去年11月5日该公司也宣告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具体方案尚未披露。此外,从事精密模切的飞新达也在11月30日发出停牌公告,称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但具体的重组方案暂时未有披露。
“随着注册制的放缓,整个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变,企业很难通过体制不完善的新三板谋求转型之路。”林江表示,新三板更多的是帮助企业提前“练兵”,认识对接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埋下伏笔。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