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成都保险业迎“十三五”发展新机遇

  • 发布时间:2016-03-21 04:29:44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保险业发展速度之快、效益之好前所未有,中国保险市场全球排名已由第6位升至第3位,各类保险业务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本月4日,作为四川省首个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城市,成都迎来了又一个新的保险产品——税优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与健康险之间也建立起了崭新路径。本期《成都经济观察》,我们将从这一创新保险产品的开花结果与相关专家的解读中,在保险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一窥四川与成都保险业发展的前景与路径。

  特约 观察

  运用市场机制解决保障需求

  税收在商业健康保险供给侧发力

  保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陈滔教授:

  运用市场机制解决保障需求

  税收在商业健康保险供给侧发力

  伴随着首单的开卖,税优健康险这一由政策推动的保险产品终于落地。税优健康险政策初成之时,它的动向就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政策对其的助力也在保险市场产生了较大反响。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7日,成都仅泰康养老一家保险公司就已经签出621单税优健康险。

  对此,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陈滔教授认为,税优健康险能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同时给予投保人个人所得税优惠,市场反响好是意料之中的。陈滔介绍道,税优型保险产品其实在发达保险市场上早已存在。“从国际上来看,健康保险传统上都是可以在税前扣除,我们国家之前只在团体的补充保险上允许税前扣除。”而针对此次税优健康险跟个人所得税挂钩,陈滔认为这是个人保险的一次创新,同时有利于促进个税改革的优化。

  说税优健康险:

  借助税收优惠带动作用

  以市场机制来解决保障需求

  税优健康险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在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后,获得不同程度的个人所得税优惠,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发展商业健康险的一个契机,有说法认为税优健康险使商业健康保险业进入了“春天”。对此,陈滔表示,被公认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开始进入春天,其实是从被业内称为保险业新版“国十条”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之后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开始。

  “之后伴随着保险公司的大量承保大病保险业务,健康保险进入快速增长期。四川的保险业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而成都作为省会城市,保险业的川内较高发展水平不言而喻。”陈滔说,已经有几家保险公司的总部设在成都,另外,有商业保险公司还承担了成都市医保局的大病保险业务。在他看来,成都之前在健康保险方面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为税优健康险乃至未来整个保险的发展以及总部经济的成长、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滔说,多年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等。陈滔说,从需求层面来说,人们的投保意识缺乏,通常不会想到用保险的方式解决问题;从供给层面来讲,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经营、服务水平、公司品牌价值方面都还面临一些问题。他进一步指出,产品的提供上存在问题,既没有真正为民所需,也没有完成它在国民健康保障体系中应承担的作用。而保险公司虽然有产品,但实际销售情况并不好,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少,容易产生亏损,尤其是准公共品属性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更不愿意做。

  对此,陈滔认为税优健康险落地成都就有利于解决其商业保险存在的供需不对等情况。“税优健康险虽然也带有公共品属性,但它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带动人们积极性,如此一来,保险公司就有动力做好。”陈滔表示,税优健康险在自愿保障、补充保障的条件下,充分调动了投保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收入,也给了消费者更多险种的选择机会,很好地借助了税收优惠的带动作用,从供给侧端用市场机制来解决保障需求。

  谈成都保险发展:

  “十三五”保险业发展将继续加快

  按保险业的规律来经营保险业务

  保险业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被多次提及,陈滔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保险业发展将继续加快,而加快发展有两个途径——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在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领域将市场做大。他同时也提示成都的保险业要健康发展,一是政府的支持不可缺少,二是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三是保险公司需要更加专业化、合规化地经营,即要按照保险业的规律来经营保险业务。

  以税优健康险为例,陈滔指出,在监管过程中需要财政部、税务局和保监会三个部门联合监管,将其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和保障性进行明显的界定。保险公司方面,税优健康险同时也对保险公司经营以及人才要求更高,因为甄别投保人的个人健康状况等需要更加真实,才有利于风险控制。

  “从个人角度来讲,目前有些保障比较全面的险种,一年的保费可以达到几千,而税优健康险的税优额度一年仅2000余元,还达不到有的险种的保费;从企业角度来讲,给予员工的除了工资以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员工福利。企业社保程度差不多,区别就在于商业保险。陈滔认为,有的企业愿意为提高员工福利付出更多的资金成本,因此商业保险的税优程度还有上升空间。”

  在陈滔看来,保险业在“十三五”时期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成都市则将发展得更快,“成都有千万人口,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小国家了,不管是医疗还是养老,前景是不错的。”

  陈滔认为,商业保险是在社会保险基础之上的。成都市医保局管辖的1200多万人的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计划,这个计划规模很大而且具有前瞻性,做了很多创新,如果再与商业保险统筹,更有利于为成都市民提供更为圆满的保障。

  陈滔还表示,未来若能实现以家庭为单位交税,并将保险等支出在税前列支,既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优化个人收入结构。税收的改革反过来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富人”的财富规划,促进工薪阶层的保险规划。

  成都 故事

  首单税优健康险投保人王先生:

  投保该险可以享受个税优惠

  保险,在为人们的生活保驾护航、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政策的支持。近日在成都,一款购买后能直接省个税的保险产品——税优健康险开始落地生根,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粉丝”。成都市民王先生就是税优健康险的一名“铁杆粉丝”。3月4日,这款保险产品在成都落地开卖首日,他就购买了这款保险产品,成为成都市税优健康险落地后签出的首单投保人。

  “这个保险我一直都关注着,因为它是由政府直接推动实施的,还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我觉得很放心实惠。”对于税优健康险,作为保险业内人士的王先生很是认同,所以当这款保险产品一落地,他就第一时间购买了。

  税优健康险是指纳税人在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险后,可以在当年(月)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予以税前抵扣,此次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按照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的标准计算,相当于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3700元。2015年5月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保监会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税优健康险政策初成。而后成都市作为四川省首个试点城市被确定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政策。截至目前保监会公示了两批共计12家符合经营税优健康险资质的保险公司,这12家保险公司均在成都设有分公司。其中泰康养老于3月4日签出了成都税优健康险的首单,客户就是王先生。

  对税优健康险持续关注并颇有研究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不仅是他自己看好这款保险,他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向他咨询此保险并有意愿购买。“税优健康险突破社保目录、保障金额高、保证续保、既往症群体不拒保……这些都很吸引人。”王先生说,这其中可以“带病投保”成为一大亮点和突破。

  除了税优健康险,王先生还购买了其他的保险产品,其中有他所在企业为其投保的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购买的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险产品,“通过保险可以帮助我彻底解决‘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方面的后顾之忧,因为随着环境变化和生活压力增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疾病的花费逐年增大,而基本医疗保险只能起到最基础的保障作用。”王先生认为,更多的要靠自己去寻求方法分担负担,购买商业保险来防范风险以及补充基本医保就显得非常重要。

  说到补充基本医保,王先生就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此次购买的税优健康险是一款一年期的健康险产品,属于费用补偿型产品,以保障住院医疗责任为主。这与他之前购买的定额给付型产品的终身重疾保险正好形成优势互补,“选择了重大疾病保险和税优健康险,我感觉保障就比较全面了。”王先生透露,目前他购买的保险产品比较丰富,已经完全解决了他在“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方面的后顾之忧。

  聚焦 四川

  “十三五”机遇当前

  本土保险业将迎更大发展

  无论在普通的投保人还是业内专家眼中,保险的保障与理财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以税优健康险为代表的保险产品,也更加显示出当前政策对于保险的重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14次提及“保险”,包括大病保险、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在内的多种保险被一一点出;而在上周四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43处提到“保险”,作为金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风险保障、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如此频繁地被提及,也足见保险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可谓相当之快速,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险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站上新台阶。全国保费收入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万亿元,年均增长13.4%。保险业总资产从2010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2万亿元,成功实现翻番。从行业利润看,从2010年的83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24亿元,增加了2.4倍。我国保险市场全球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对国际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达26%,居全球首位。

  目光转向四川。根据四川保监局提供的数据,2015年,四川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68.74亿元,同比增长19.62%。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447.35亿元,同比增长13.12%;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821.39亿元,同比增长23.48%。全省保费规模排名全国第5位,其中财产险公司排名全国第5位、人身险公司排名全国第6位,均与去年同期持平。全省保费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在保费规模的稳定增长之外,各项试点也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在巨灾保险试点方面,截至2015年底,我省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首批4个试点市州(绵阳、乐山、宜宾、甘孜)的试点工作全部落地,为1.61万户城市居民和4.46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住房地震风险保障16.96亿元,实现保费收入261.37万元;大病保险已在全省范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实现全省覆盖,覆盖人群7308万人,全年共15.9万人次享受了大病保险待遇,大病基金支出5.73亿元;商车费改顺利实施,全省36家财产险公司均在年底前完成系统切换,确保了商车费改制度按时顺利实施。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记者从四川保监局了解到,2016年,我省将在改革创新、服务全局、防范风险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和个人税优健康保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大病保险的功能作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支持鼓励保险机构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使农民更便捷获取保险服务。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争取“险资入川”,盘活用好保险资源。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改进监管方式方法,提高保险监管效能,为“十三五”时期我省保险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手记

  创新与发展

  让更多人了解保险

  一直以来,银行、证券、保险被称为金融领域的三驾马车,但对于市民来说,相比经常要打交道的银行,能够迅速带来收益的股市,保险市场却似乎显得有些不温不火。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险的使用价值确实不甚明显,而保险市场在发展最初的一段“野蛮生长”以及管理运作的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在提到保险时产生犹疑。

  然而,从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来看,其大有赶超银行、证券之势头,目前,中国已经跻身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在这背后,也足以见到人们对于保险的改观。从最初的风险保障、到随后的投资理财、再到与政策优惠挂钩的税优健康险,以及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诸如“手机碎屏险”之类的创新保险,也都在一步步地向大众普及着有关保险的种种知识,更新着人们对于保险的固有认知。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保险业也理所应当地要在这其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保险业的不断成熟,各类创新产品的落地、理赔服务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保险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从最初的排斥逐渐走向接受,而保险产品种类正趋于多元化,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毋庸置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产业自身成熟,保险已经越来越轻易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政策的助力,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类保险创新层出不穷,之后种类势必愈来愈多,更多的市民也将从中收获更多的实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对监管与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保险业在“十三五”充满机遇,且任重道远,其不仅要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更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历史性的贡献,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时代的变迁,保险也将从更多地关注“个体福利”转向聚焦“社会福祉”,为国民经济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马玉宝 温珙竹 实习记者 李艳玲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