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微信“金句”疗效有限

  • 发布时间:2016-03-20 05:58:5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有时只是正确的废话,等到实操时才发现,实在是白耽误工夫

  你有没有发现,微信朋友圈越来越不好玩了?最初爱上这里,是因为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喜悦、吐槽无奈,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反正,我是这样的。但如今,再打开朋友圈,无穷无尽的心灵抚慰、人生真谛、爱情箴言,说得头头是道,经过无数次的复制粘贴之后,就变成了微信“金句”。而且,每一个转发的人,都有了至圣先师的感觉,为存在于他朋友圈的所有人指点迷津。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谓的“金句”也不会无缘无故在朋友圈流行起来。当你工作中状态不好、没有激情时,当你感情不顺心如意时,当你与人交际出现隔阂时,实在需要一些“金句”给心灵充充电加加油。况且,我们身处社会转型期,各种变革会带来一定的焦虑,人们渴望“安慰”“金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再将其分享至朋友圈,也是一种话语表达的方式,无可厚非。

  只是,若以转发“金句”为生,就是一种病了,得治;若把“金句”还带到了生活中,处处、时时用作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就是重症了,得快治。

  试想一下,一堆朋友正聊着闲天、侃着大山,突然有人一本正经地说“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是不是觉得画面特别的诡异?是不是想立马回他一句——请好好说人话?

  “金句”再经典,也只适合于书面表达的形式,无法直接套用到日常口语当中,除非你只是想讲个冷笑话;“金句”再有用,也只针对特定时间段的特定的人,并不是所有的普罗大众都能产生共鸣的。若你身边的朋友总是一副“我领悟了人生真谛,现在传授给你”的样子,你下一秒或许就会“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然后,再反问自己一句:“我们两个谁的智商出了问题?”所以,让“金句”留在朋友圈就好,即使高密度刷屏,这已经是很多人能够忍耐的极限了。

  况且,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蹦出“金句”不等同于有文化,反而还有“装”有文化的嫌疑。毕竟,眼下所谓的“微信金句”,并非个人原创,其背后有着庞杂的利益链条,多次“倒手”之后,有人从中赚得盆满钵满,使用者却只是充当着“批发商”的角色,复制着流行。复制多了,就会变得不好好说话、不说自己的话了。当网言网语被大批量地运用于日常交流,实际上,人们就会懒得思考和创造。到那时候,人与人的交流不会变得更加有趣,而是本应鲜活的语言和本应蓬勃的创造力会变得萎缩。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金句”有时只是正确的废话,比如“人总要犯错误的,否则正确之路人满为患”“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爱,不能将就”。只是读读,再凭空臆想做到几点就能如何如何了,“金句”就真的变成了毒药,等到实操时才发现,实在是白耽误工夫。因此,与其在轻描淡写地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的“金句”中寻找自我安慰,不如借“金句”或发泄或抒怀之后,立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这才是正途。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