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未必有你想象得那么安全
- 发布时间:2016-03-11 06:30:38 来源:杭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通讯员 黄红蕾 记者 阮妍妍 实习生 龚成
从法罗群岛进口的冰鲜大西洋鲑鱼中检出致病微生物,从马来西亚进口的饼干中检出多种食品添加剂超标及微生物超标……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迷信进口食品质量好,其实并非如此。昨天,浙江检验检疫局通报了去年以来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从通报的情况来看,随着进口食品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合格产品被检出的情况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辖区共检出进口食品不合格2104批次,不合格率为38%。而2013年仅为8%。
进口乳品也有大肠菌群超标情况
在体育场路上班的朱女士自从怀孕后,就开始留意各种进口产品信息,打算在孩子出生前就备好宝宝的口粮和用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进口产品的信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购买“洋货”。统计显示,2015年,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宁波地区除外)共检验进口食品5508批、货值9.49亿美元,同比去年批次增长18.76%、金额减少5.19%。进口食品货值前5位品种为水产品及其制品、油籽类、乳与乳制品、酒类、食用油,货值分别占进口食品总额的37.09%、32.98%、9.80%、7.48%和2.53%,同比分别增长22.65%、30.29%、-65.43%、39.22%和-31.43%。
“去年进口乳品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乳粉进口量下降明显。”浙江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虞跃介绍,乳品种类主要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无水奶油、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贸易国家主要为新西兰、法国、韩国、波兰等。
2015年共检出不合格进口乳品293批、2435.29万美元。其中,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仅1批,为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巴氏杀菌乳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已经依法予以监督销毁处理。“其他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标签不合格、外包装破损、货证不符等。”
“洋”海鲜检出致病微生物
从整体来看,去年浙江辖区共检出进口食品不合格2104批次,而主要的原因就是中文标签不规范或包装不合格。数据显示,未加贴中文标签或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的为1193批次,包装不合格或储存运输过程中损毁残损的859批次,无输出国家(地区)官方证书的22批次。
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安全卫生项目方面的问题。如去年12月,浙江检验检疫局杭州机场办对一批来自法罗群岛的3.1吨、2.4万美元的冰鲜大西洋鲑鱼实施抽样送检科院实验室检验,检出致病微生物——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这种细菌后可能会患上这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2015年11月,杭州检验检疫局在巴西进口的两批饼干中检出3款华夫饼干含有食品禁用物质硼砂,判定为不合格。2015年8月,义乌检验检疫局在马来西亚进口的16款饼干中检出苯甲酸、柠檬黄、硫酸铝钾等添加剂超标、菌落总数超标,货物总计11.4吨,7.0万美元,现已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对于标签不符合要求的进口食品,我们会允许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重新检验合格后,准予销售、使用,而对那些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我们一律采取监督销毁或退运的措施,不得进入流通领域。”虞跃说。
虞跃表示,不合格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为西班牙、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涉及酒类799批次,乳与乳制品296批次,水产品及其制品200批次,油籽类98批次。
几何级增长的进口啤酒也有不靠谱的
在对去年进口食品分析发现,啤酒进口量连续2年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浙江检验检疫局共检验进口啤酒514批、2448万升、货值2795万美元,批次、数量、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32%、452%、312%,相比2013年则增幅分别达到了10.5倍、39倍、26.9倍。其中主要进口口岸为温州,约占浙江局辖区总量的95%。从进口来源看,德国和荷兰分别约占进口总量的41%和38%。
“浙江口岸进口啤酒爆发式增长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政策拉动,二是受欧元贬值影响,三是消费倾向的变化。与前几年流行低度啤酒相比,现在国内民众的啤酒消费口味有所加重。欧洲产啤酒由于麦芽糖含量和酒精度较高,口感浓郁,消费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不过,在这些进口啤酒中也被检出了不合格批次。统计称,全年共检出进口啤酒不合格288批、1685万美元。其中1批为酒精度与实际标注不符合,1批为检出安赛蜜,以上2批均已作退货或销毁处理。其余均为标签标识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