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手术刀在大脑禁区精准舞动

  • 发布时间:2016-03-06 05:32:0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大脑,一个神秘的禁区,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脑组织软得像块豆腐,密布着错综复杂的脑神经和血管。在这里进行手术,就好比“瓷器店里打老鼠”,既要把老鼠打着,又不能伤到瓶瓶罐罐——因为任何一点点差错,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这些年,有这么一个团队,攻关在神经外科最前沿——在人类大脑最深处探索着医学的奥秘。他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在这个神秘“瓷器店”里,消灭了一个又一个危害大脑健康的“老鼠”。用行云流水般的柳叶刀,尽情挥洒着精湛医技,为数以万计的生命带去生的希望!

  这个团队就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一个在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享有盛誉的军人团队。

  1月22日上午,我们终于见到了该科主任冯华教授。戴着眼镜,圆脸红润,温文儒雅,又富有激情……这是冯华给人的第一印象。记者注意到,虽然长期从事医学研究,可他身上却充满着军人独特的铁血气质。

  冯华总是忙忙碌碌,几次联系采访,电话都没接通。就在采访的头一天,他还马不停蹄地参加了3个学术会议,然后又急匆匆地从北京赶回重庆。而次日一早,他就赶到病房,对医生的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就连好不容易约到的采访,也一再被患者咨询的电话打断。

  短暂对话中,冯华如数家珍:不到十年时间,他们完成从西南医院的“第五世界”到全国神经外科“第一梯队”的蜕变;从仅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到成为六个国家神经外科重点学科之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军神经外科专科研究所及全军唯一的神经创伤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医疗设备上亿元;从仅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承担多项国家重大课题,课题经费数千万,成为国家973计划牵头单位;从仅有40张床位,每年200多例手术,到现在一年超过3000例复杂颅脑手术!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军人勇往无前的铁血气质,这支团队是如何不断冲锋,实现临床与科研比翼齐飞,实现如此跨越式的发展!

  科研路上——

  几代人枕戈待旦不敢松懈

  打开网络搜索,关于他们的事迹和先进技术鲜见报端。特别是近3年,几乎没有任何报道。冯华说:“能为病人解除病痛,为神经外科发展做出贡献,就是我们最好的宣传。”

  冯华是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2年获得总后勤部科技银星、2015年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前不久,他又获得了“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学术成就奖”,这可以说是神经外科医生的最高荣誉。

  为了潜心工作,他把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窗户很小,还常年拉着窗帘,显得特别安静。有些狭长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和资料,办公桌上几乎没有摆放电脑的位置。乱,是这间小小办公室里唯一的“秩序”。

  冯华笑称,虽然乱,可是每样东西、每份资料他都知道放在哪里。而他的同事向记者“揭短”:“他其实是没有时间收拾。”不光冯华如此,该科所有人都是这样,就连走路都是急匆匆的。对他们来说,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钻研医学技术为病人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正因这样的忙碌,他们顺利拿下国内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

  神经外科负责的主要疾病有三大类: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创伤和脑肿瘤,其中脑血管病是死残率最高的。而在脑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又是最凶险的一类疾病。

  脑卒中又称中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我国每年约有200万新发病例,死亡率高达40%—50%,幸存者多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在我国,脑卒中是仅次于肿瘤和心脏病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仅占脑血管病3%)。随着动脉瘤显微夹闭和介入治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显著提高。与之相比,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防治却仍未取得明显的进展,成为脑血管病中致残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从小生活在县城医院,冯华十分了解基层的医疗状况,“很多群众没有预防疾病的理念,很多病等到发现就已经比较严重了。高血压是一种基础疾病,但是却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疾病的发生,80%的脑出血都是由它引起的。因此,这种病在普通群众中发病率更高。西南医院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患者很多都是偏远地区的群众,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脑血管病人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科研的重点。”

  “医生一定要做科研,在临床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解决问题。一名出色的医生应该把临床的日常医疗活动当作研究来做,而不仅仅成为一个手术匠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医学的进步,并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冯华说。

  众所周知,神经外科手术必须非常精确,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医疗事故。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并没有什么先进的医疗设备作为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很多都是凭借经验,甚至是凭感觉去进行手术。这也是早期,脑外伤、脑出血病人死残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入90年代,很多先进设备开始出现并引进医院,比如C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一下子提高了神经外科诊断的精确度,也给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科人少,病人也少,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曾有人笑称我们是医院的‘第五世界’。如何提升学科地位成了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庆幸的是,那时全国神经外科的科研都是刚刚起步,虽然我们前面有像天坛医院、华山医院这样神经外科的‘巨无霸’,但是在科研上,我们被落下的并不远。以临床为基础,科研为翅膀,我们采取了一种‘弯道超车’的方式,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这是我们后来取得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科副主任林江凯教授说。

  记者看到,这样的科研思路他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承上启下、薪火相传,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与拼搏。这给后来他们拿下973项目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该科老主任王宪荣教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研究,曾经获得过脑动脉瘤领域的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作为王老的硕士研究生,冯华从上世纪80年代就把脑血管病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994年,冯华获得了该科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癌基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

  现已担任科室副主任的朱刚教授,刚到科里的第二年,就被王宪荣派出去学习当时刚刚在国内兴起的脑血管介入手术,以治疗当时只能靠开颅手术的脑血管瘤,朱刚因此成为当时国内最早从事脑血管介入的医生之一。从那时候起,他在这个领域坚持了下来,一做就是20多年。

  就这样,这个团队在脑血管领域深耕细作,沿着老一辈专家的足迹继续走,临床和基础研究越来越深。

  记者了解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领域,他们就拿到了这个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近半项目,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该领域拿课题最多,发表SCI论文最多,影响因子最高的单位。而在2012年和2014年,他们又拿到了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都与脑血管病相关。这使得他们成为国内在脑血管领域研究最为深入、实力最为雄厚的团队之一。

  攻关973——

  合纵连横打造“梦幻阵容”

  那些年里,老主任王宪荣始终在朝着“第一梯队”的目标努力。他四处网罗人才,聚集了一批聪明能干、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冯华、朱刚、林江凯等科室骨干都是那时被王宪荣“聚”到科里的。

  冯华本在第四军医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前一年,他幸运地被分到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的易声禹教授手下实习。冯华人品好、聪明,这让易老十分欣赏,并想让他留校工作。可毕业时,他却被分配到了三医大。易老没能留下冯华,但却因为爱才直接给王宪荣写信推荐。同样爱才的王宪荣一见冯华,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就这样,冯华到了该科工作。几年后,他成为王宪荣的第一个硕士生。

  朱刚研究生刚刚毕业时,一度为留到医院的哪个科室头疼。当时神经外科缺人,但他知道,神经外科当时在医院的排名十分靠后,而且神经外科手术复杂、风险大,并且非常累。一时间,朱刚非常犹豫,下不了决心。

  王宪荣十分爱才,知道朱刚这个年轻人临床和基础研究都有着十分扎实的功底。他找到朱刚,说下了一段让他至今难忘的话:“神经外科对医生要求高,对年轻人有挑战性,手术成功后的成就感是很多科室无法比拟的。”说完,他顿了一顿,又说了一句,“科里虽然现在各方面条件并不好,但十分团结。”听到主任发自肺腑的话,朱刚下定决心,加入了神经外科这个集体。

  林江凯也是那个时候考取了王宪荣的硕士研究生,而留到科里工作的……冯华感慨道:“现在我们科里的骨干很多都是王老的原班人员、或者是那个时期进入科室的。这些人现在都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

  如今,冯华、朱刚、林江凯都参与到了这个973项目中。

  除了冯华、朱刚和林江凯外,冯华的学生胡荣是该科唯一一个直接参与到这个973项目里的青年医生。出生于1979年的胡荣,如今已是神经外科领域里小有名气的专家,虽然还是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但却已经是破格博士生导师,而且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学组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委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并担任多本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他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科室爱才、惜才、重才的传统。

  除了要埋头苦干,还要多和国内外同行交流和合作。

  当年,王宪荣推荐只有35岁的冯华当科室主任,很多人不放心。时任校领导找冯华谈话,问他对科室发展有何想法。冯华踌躇满志地说:“我当主任要干成3件事,一是要申请到神经外科博士点,二是要把神经外科建设成全军神经外科专科中心,三是要办一本高知名度的神经外科杂志。”

  “很好!但我还要给你加上一条,定期在重庆举办国际性会议。”校领导看着冯华。

  顶着压力,冯华开始对科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今十几年过去,当初的4个目标,他们已经基本实现。去年新闻出版署已批准了中华医学会主办、该科承办的《生物材料转化》英文版杂志,将于今年正式出版。

  近年来,该科连续举办了多次大型学术会议,如第2届华人神经外科大会、第10届国际脑血管痉挛会议、第5届重庆——国际神经外科论坛等。同时,每隔三年就要举办一次“重庆国际脑血管外科与脑血管痉挛大会”。这些会议主要聚焦于脑血管病领域,使得他们拥有了很多同行所没有的学术研究积累。

  以举办的“第三届重庆国际脑血管外科与脑血管痉挛会议”为例,共412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其中国外代表23名,美国NIH基金评审委员会脑血管病的3位评审组长(分别负责脑缺血、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参加了会议。这样的学术盛会一方面扩大了该科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极大地扩展该科研究人员的国际视野,使他们充分了解国际同行们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进展,甚至连他们正在做但还没有发表论文的研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

  该科还是MISTIE Ⅲ(微创手术联合rt-PA治疗脑出血)的全球分中心之一,是全球各个分中心中完成手术数量和质量最好的。元旦刚过,MISTIE Ⅲ的两位负责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Hanley教授、澳大利亚卒中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国际卒中会议的临床试验段计划委员会主席Anderson教授,专程来到这个科室“取经”,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并对他们高质量完成临床试验进行了高度赞扬。

  这样的积累,使他们在国内脑血管病领域成了不折不扣的领跑者!

  更为重要的是,冯华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出色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与很多专家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记得当初准备申报这个973项目时,他专门给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周良辅院士打电话征求意见。听了他的想法后,周院士毫不犹豫地说:“你们的想法非常好,很有前瞻性。我坚决支持你们申报这个项目,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美籍华人科学家张和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脑血管病评审组组长、蛛网膜下腔出血领域的知名学者,奚国华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他们曾经共同创办了华人卒中国际同盟,即华人转化神经科学专家学会,在国际脑卒中领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而他们也是西南医院神经外科的客座教授。当知道冯华团队要申报973项目后特别支持,当即购买了回国的机票,参与项目立项讨论以及标书的撰写,无偿将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贡献出来。

  2013年7月,国内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正式立项,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担任了牵头单位,而冯华成为首席科学家。

  凭借着出色的协调能力和优秀的科研实力,冯华整合了国内外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临床神经科学、遗传与分子流行病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等研究领域的8个优势单位,聚集了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9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打造了由1名院士、1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2名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和2名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组成的“梦幻阵容”。

  大胆创新——

  站在医学最前沿披荆斩棘

  脑出血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致死率高达40%—50%,致残率几乎100%。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和环境因素的改变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项目立项之初,冯华带领大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虽然许多国家制订了相关“脑出血的诊疗指南”,提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但在具体的临床治疗中有很多问题争议很大,某些观点甚至截然相反。从防治效果来看,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仍不断攀升,死残率仍居高不下。特别是,医学界对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仍不充分,仍缺乏有效防治措施。

  考虑到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呈现出越来越高发的态势,出血性脑卒中防治效果是我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研究发现,出血性脑卒中80%的出血部位在丘脑基底节区,该区域主要包括:承受独特血流动力的豆纹动脉;集中全身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束的内囊;调节全身自主神经和内环境稳定的下丘脑等重要结构,故该区域的出血常导致严重后果。

  为此,他们创新地将“血管—血流—神经核团—内囊纤维束”作为整体考虑,提出“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的解剖概念,以便系统整体地研究脑出血发生发展的机制。他们经过研究发现,“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不仅在解剖生理上紧密相连,而且于病理条件下损伤效应密切相关。

  胡荣对记者科普道:“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我们所感知的各种外界刺激及大脑皮层下达的各种命令,上上下下的信息交流,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从内囊通过的。所以,内囊是一个关键的交通枢纽(道口),重要的解剖部位。通俗来讲,内囊相当于大脑神经中枢的一个上传下达的隘口,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而内囊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豆纹动脉,这是大脑中动脉的一个分支。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血流量大。而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垂直分出,管腔纤细,管腔压力较高,血管壁易被血流应力损伤(极易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内囊是脑出血的一个好发部位。一旦这个部位出血,就会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这正是我们提出‘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的原因所在,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对于明确高血压脑出血发生与发展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冯华说。

  记者了解到,以“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为整体开展系统研究,可以发现并筛选出新的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发展的预警生物标志、影像学征象、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措施,提出新的预警体系及有效干预策略,推动高血压脑出血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将能确实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死致残率。

  经过慎重考虑,冯华将这个课题分解为6个分课题,针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临床实际,以“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为主线,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研究项目。

  “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区易发脑出血的遗传、环境危险因素及预警生物标志研究,血流动力—血管偶联损伤机制在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中的作用及豆纹动脉破裂特异性影像学预警征象研究,是前两个分课题,重点解决脑出血的发生与预警机制;脑出血后血肿应力对“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脑出血后血液分解代谢产物致伤“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的分子机制研究,脑出血后免疫炎症应答规律及其在“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致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后“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损伤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后面这四个分课题重点解决脑出血的发展与干预机制。

  “从发生与预警,到发生之后如何处理,再到其发展与干预,我们在设计这个973项目时已经进行了完整的考虑,打造了攻克脑出血的全链条。”冯华说。

  在埋头苦干解决973项目难题的同时,他们依然紧盯国际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5年,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颠覆了数十年来的教科书,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大脑是通过从前认为不存在的一些淋巴管直接与免疫系统相连的。冯华和林江凯立即组织研究人员对这项研究进行了跟进。最终,他们的一位研究生发现位于神经系统的淋巴系统参与到了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正在进行进一步研究。相信,最终这项研究将会为这个973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在冯华的带领下,2015年7月,“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

  记者了解到,两年来,他们围绕“‘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在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包括阐明豆纹动脉易破的遗传危险因素,炎症在脑出血后病理生理中的角色,血脑屏障损伤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提出了“血管—神经元—胶质细胞”三元模型等一系列原始创新性成果,建立了用于高血压导致豆纹动脉破裂的仿真的血液和血管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以及对应的电网络模型,开发了一种能方便快捷进行脑出血及脑水肿检测的开放式核磁共振系统。同时,在国际权威SCI杂志发表论文52篇、EI论文3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分有5篇,获得脑出血救治新技术1项(二级甲等),超额完成了项目前两年的年度任务目标。

  高瞻远瞩——

  科研临床紧密结合育人才

  临床医生拿到973项目非常罕见,这也说明临床医生做科研有非常好的便利条件。

  “在这里,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每个病人都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病例,而是临床医生研究的对象。在这里,每个手术都有录像,每个病人都有术前、术中、术后记录,并留有血液和病理切片标本,同时还有一个团队负责跟踪随访,安排病人定期复查。这些年,我们已经积累了上千例的标本库和数据库,这些数据资料都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些数据,我们的临床医生都会认真研究、梳理,找出共性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再应用到临床。”该科副主任吴南教授说。

  2015年底,网络上曾大量转载一则国外某男子接受开颅手术,边挨刀子边吹萨克斯的报道,这被称为术中唤醒。而早在本世纪初,冯华及其助手就已经开展了这项手术,是国内最早开展术中唤醒手术的团队之一。

  最经典的病例要算是几年前重庆的一位女记者所接受的术中唤醒手术了。

  这位女记者的额颞叶深部长了一个巨大胶质瘤,同时右侧脑室扩大,并出现较为严重的脑积水。要切除这个脑胶质瘤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要彻底切除,二是要保留功能。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因为,这个胶质瘤后方是影响运动功能的内囊,如果损伤则影响运动;前方是运动型语言区,如果损伤则不能说话;侧面是感觉性语言区,如果损伤则会造成病人能说话但不能理解语义。要想彻底切除而又不损伤大脑功能,除非能够非常精确的定位胶质瘤位置。

  为此,冯华和吴南采用了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导航,避开功能区设计了手术计划,并辅以术中电刺激微创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在术中对患者保持唤醒状态。显微镜下,他们每隔30秒和病人说一次话,通过脑电波的反应,进行大脑功能区的验证与精确定位,终于成功将这个巨大胶质瘤切除,而没有损伤其他功能。

  从2003年开始,这项由冯华率领科室成员创建的新技术已经做了数百例病患,无一例出现永久性功能损害。2010年脑肿瘤微创手术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看到,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该科频频上演。这一切要归功于该科坚持“面向战场,面向市场,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为翅膀”的理念,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打下的坚实基础。

  1994年,王宪荣支持冯华和朱刚同时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派出两位青年主力医生脱产读书,必定会给科里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但王宪荣很坚决。1998年,王宪荣又支持林江凯去脱产攻读博士学位……

  多年后,王宪荣的这些学生们依然感动万分,“一名科室的青年骨干医生脱产去攻读博士学位,这在很多单位都很少见,何况这么多人被送出去。要知道,当时我们科里的医生也不多,工作压力很大。但老主任希望我们能够继续深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给未来科室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他们终于没有辜负老主任的殷殷期望——

  2003年,朱刚和冯华获得了科里的第一个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林江凯在美国《神经外科》杂志发表了科里的第一篇SCI论文。这篇论文虽然当时的影响因子并不高,但却给科里的科研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慢慢地,科里发表的SCI论文越来越多。仅近5年来,该科就发表了90余篇SCI论文,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医院的神经外科。在此基础上,冯华整合科研力量,继续深耕细作。2009年,“颅脑战创伤救治新技术研究”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颅脑战创伤救治关键技术与战救器材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神经肿瘤微创诊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颅内动脉瘤及其并发症的综合救治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脑铁代谢蛋白表达与脑铁转运”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他们又拿下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医院神经外科极为罕见!

  对人才的渴求和培养的好传统在该科延续了下来——

  1993年,吴南已经留校工作。为了考研,他每天晚上都到神经外科的学习室学习,因为那时候神经外科人少。一天晚上,他正在复习。冯华进来了,就问他在做什么。吴南说准备考研。当冯华知道他想考的专业后,说了一句让吴南至今难忘的话:“考神经外科吧,全国只有700多名神经外科医生,很有发展前途。”

  就这样,吴南被冯华说服了,后来顺利考上了王宪荣的硕士研究生。过了几年,他又考上了冯华的博士研究生。

  李飞副教授曾是该科的研究生。读博士期间,李飞就发表了5篇SCI论文,表现非常出色,冯华费尽周折将他留在科里。但刚刚留科还没有开展工作,冯华就把他派到了美国纽约大学学习,让他利用那边的研究手段和设备把课题做完。李飞也很争气,在那边工作的半年时间,他天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完成了普通人两年才能完成的科研。

  如今,刚回国没几年的李飞,又被科里送去冷泉港实验室学习,为期两年。谈到这一点,李飞感慨良多:“没有科里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我们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世界最先进的医学研究,去开阔科研视野。”

  胡荣是冯华的学生,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也是刚留到科室就被送到国外学习。而他在世界外科学的顶尖杂志《外科学年鉴》上发表的酸敏感通道的文章,5年的影响因子已经高达8分。同时,这篇论文还被美国评为神经外科年度最有价值的文章。

  记者了解到,该科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曾被派出国外进行学习,所有的高级职称人员都有全国性学术任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亚专业”。

  目前,该科已经建成了一支由140多名科技干部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着强大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人人科研——

  护理团队学术攻关立新功

  大课题,大奖项!这是该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近年来,他们最多一年拿到了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在全国医院的神经外科中极为少见。

  “只重临床不重科研,临床就没有发展,容易固步自封;只重科研不重临床,科研就没有根基,容易空中楼阁。只有敢于追求大课题、大奖项,才能让自己在从事医学研究时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更加脚踏实地。同时,这样的追求也让我们从以往注重科研课题的数量上,更加重视科研课题的质量。”冯华说。

  近年来,该科形成了一个科研创新、竞争向上的浓郁氛围,人人都想着在科研上取得成绩。同时,充沛的科研基金让大家能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如今,在这个科室,不仅仅医生游刃于临床与科研之间,就连护理团队也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护理病人并不是一项令人愉快的工作,特别是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变化很快,风险大、责任大。

  一天,一名患者接受了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术后第二天医生查房时,其生命体征都在正常范围内,病情相对稳定。但细心的护士长鲜继淑发现,患者血压波动范围比术后第一天略微增大。于是,她吩咐护士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意识、瞳孔变化。果然在半小时后,病人收缩压增高,嗜睡意识加深,双侧瞳孔呈现大小不等症状,经CT检查,病人颅内出现继发性血肿。由于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并手术,这名病人最终康复出院,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鲜继淑是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这件事给了她很大启发:要当一名优秀的护士,仅有爱心、耐心、同情心远远不够,还必须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练就精湛的护理技术。敏锐的判断能力、精湛的护理技术从何而来?从科学研究中来!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冯主任就会引导我们,去找一些什么样的资料,做一些什么研究和总结。其实,不仅仅是冯主任的要求,在我们科室有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这样的氛围也深深影响了护理团队。”她说。

  1月21日上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一位病人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突然发生穿刺点大出血现象,由于护士及时发现了病情变化,与医生一起进行了及时的处理,最终化险为夷。每当面对这样的问题,鲜继淑护士长都会及时地召集大家进行研讨,让大家一起去思考:“为什么穿刺点会发生大出血?”“护士能否在第一时间评估到有出血的风险?”“护士未评估到有出血风险是责任心不够还是我们的专业技能缺乏?”……

  这样的讨论,在每次护理中发现问题后都会进行。鲜继淑告诉记者:“书上讲的护理方法都是常规化、程序化,但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虽是同样的疾病,但术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却不尽相同。比如,颅脑创伤病人康复中,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也会不同。所以必须对病人实行个性化的护理,这样针对性更强,护理效果才能更好。”

  这些年,鲜继淑带领团队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护理临床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并先后获得多个奖项。

  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凶险,死残率高达40%—45%。为了提高神经外科危急重症患者专科护理质量,鲜继淑又带领护理团队基于多年的神经外科护理经验展开了研究。

  他们率先综合集成多种监护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护理中,创用了脑氧监护、颅内压监护、床旁脑CT监护等新技术、新方法,针对不同病情的危重患者采取个性化的预见性护理策略;率先将无创近红外脑组织氧监测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操作中;提出了早期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无症状型血栓,短期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可减少血栓发生,进而减少了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创新了气管切开患者全封闭式吸氧、吸痰与氧道湿化新技术。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天坛医院、长海医院、西京医院等军内外22家大中型医院推广应用,并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中广泛运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特别是,该项目的系列技术不仅可应用于平时,还可应用于战时或多样化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具有显著的军事效益。

  2015年,鲜继淑带领护理团队凭借“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策略与新技术”项目一举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这是当年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以上奖项中唯一的护理类项目,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罕见。

  正因为这样,他们近10年来无一例护理纠纷,也无严重医疗纠纷。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并相继获批全军创伤护理示范基地、全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以前,术后护理跟不上,很多危重病人的手术我们都不敢做。现在,我们科室医患纠纷少,病人满意度高,护理团队功不可没。”冯华说。

  正因为该科有这种科研创新、竞争向上的浓郁氛围,人人都想着在科研上取得成绩。“十二五”以来,他们共承担总部、军区、单位以及国家、地方等各类科研项目34项,总经费6000余万元。

  为了梦想——

  医学科研更要紧盯新进展

  太赫兹波一经产生就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国际上,太赫兹生物医学研究随着欧盟2000年设立的国际联合项目“THz-Bridge”正式拉开序幕。美国将太赫兹技术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日本将太赫兹技术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并将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列为主要方向之一,欧洲连续10年将生物医学应用作为欧盟太赫兹研究项目的首要方向。而西南医院也与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联合建立了物理与生物医学交叉实验室。

  在第488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冯华汇报了他们在太赫兹技术上的新研究、新进展。

  接受记者采访时,冯华说:“经常有病人问我,做了X光、CT检查,为什么还要做磁共振,因为几种手段在组织、器官成像方面各有侧重,目前还没有一种全面的监测手段。太赫兹技术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其他检测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和优势。举个例子,脑血管病中的脑缺血有个特殊时间窗,3—6个小时之内如果溶栓,则可以完全康复,但CT只能在24小时才能确认,磁共振也至少需要6个小时才能确认。而在我们的实验中,大鼠脑缺血用太赫兹波3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是不是可逆性损伤。因此,太赫兹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记者了解到,这个团队始终把目光聚焦在世界医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上。在冯华的微信朋友圈转发最多的要算是各个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虽然是个医学家,可他始终注重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广泛交叉和应用。

  对此,林江凯说:“冯主任特别注重临床和科研的结合。他有个特点,特别喜欢和搞基础研究的医生交流,而且知识面很广。不仅仅是医学,其他领域的先进科技进展,他都喜欢跟踪。正是这样的科研上的积累、出色的协调能力和开拓精神,使我们科室在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迅速崛起,做出了很多原创性成果。”

  如今,该科李飞、王语烨和陈图南3名研究人员参加了该校另一项973项目“活细胞的太赫兹波无标记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分课题的研究工作。一个科室,有两组人马参与不同的973项目,着实罕见!

  而他的学生胡荣则负责了拉曼光谱的研究和医疗设备的联合研制。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有力手段。由于水的拉曼光谱很弱、谱图又很简单,故拉曼光谱可以在接近自然状态、活性状态下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变化,尤其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DNA和致癌物分子间的作用、视紫红质在光循环中的结构变化、动脉硬化操作中的钙化沉积和红细胞膜的等研究领域。

  “与太赫兹相比,拉曼光谱的水透性很好,而且可以做分子层面的检定。可以说,它们在临床上可以起到互补。”胡荣说。

  在冯华的带领下,该科已经成为重庆市脑科学联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物理与生物医学交叉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脑科学军事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这支团队正在向太赫兹技术、偏振光谱、拉曼光谱等新技术的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上不断开拓进取。未来,这些新式检测仪器将可以和手术显微镜耦合,实现边开刀、边成像,以清晰界定脑部肿瘤的界限,使手术更加精确。

  这些年,该科研究越做越深,越做越大,发展越来越快,很多人前来“取经”,想来探究背后的奥秘。

  他却说:“其实很简单,一是励志,让大家看到和一流神经外科的差别,让大家利用机遇好好发展;二是团结,合理分工然后拧成一股绳,科室才能快速发展;三是思想教育,让大家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争名夺利;四是懂得吃亏,特别是作为领导,要懂得这一点;五是经常学习,这样才不会落后于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正所谓,厚积薄发,产生质的飞跃。

  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工作思路也造就了该科医生高超的手术技能。如今,他们的代表性技术有:多模态神经监护下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术中多普勒超声及荧光造影引导下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脑血管病及颅内富血管病变的介入诊断及治疗,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磁图、功能磁共振导航及术中荧光引导下脑胶质瘤的微创治疗,多模态影像导航及术中唤醒电刺激下深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等等。

  此外,经总部批准,该科正在建立包含术中磁共振、术中CT和术中光、磁导航等的复合杂交手术室,在该手术室中可以同时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影像检查,不仅使手术更精确,还可以实时监测手术效果,更避免了患者辗转手术室、检查室,或二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的风险。

  如今,冯华所担任首席科学家的这项973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但由于是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它更像是一个科学探索项目。

  在冯华的构想里,这个973项目中最有可能率先投入临床的是影像学方面:由于豆纹动脉和视网膜血管关联度非常大,未来有可能通过对眼底的检查,来判断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时机和策略也是目前项目进展中相对比较成熟的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取得突破,率先在临床中使用,使大血肿提高生存率,小血肿提高生活质量。

  但冯华也特别指出,“脑血管病至今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死残率很高。因此,我们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平时把身体看护好,定时量血压、吃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这样才能减少发病率。”

  尽管由于科技的局限,大脑禁区的秘密还无法完全揭示,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支团队的努力必定会给战胜病魔点燃新的希望之光!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