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工业柳州 生态家园

  • 发布时间:2016-03-05 05:39:5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科学发展理念先行 经济与环境同步飞跃

  一座工业城市,如果不但能打造出优质工业品牌,而且还能打造出优质生态品牌,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座实现了绿色发展的工业城市。柳州,就是这样一座工业城市。这里不仅有柳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工业品牌,而且有百里清澈秀美的柳江、湛蓝湛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森林。工业品牌和生态品牌一同在柳州熠熠生辉、大放异彩,成为这座城市最为人所知晓、也是最为迷人的部分。

  柳州就是这么神奇,一方面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1/4,另一方面又被人们称为“天然大盆景”,有“山清水秀地干净”之美誉,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2014年,柳州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96%,生态环境总体保持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3%,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Ⅱ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5.8%。

  过去,柳州曾是一个饱受酸雨侵蚀的城市。如今,她真正实现了由纯粹的工业重镇向生态宜居工业新城的华丽转身,不但彻底甩掉了“酸雨之都”的帽子,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大美丽城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等荣誉,一个个闪光的荣誉称号,映现着龙城的卓越风姿。

  柳州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近年来,柳州市始终注重决策生态化、环境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生态理念广泛渗透到柳州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努力打造“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2014年5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技术评估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现场评估。近年来,通过实施重点工业行业和城镇污染治理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执法监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污强度明显下降。实施并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264个,氨氮减排项目255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34个,氮氧化物减排项目40个。2014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强度相对2010年下降50%以上;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的1.721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14年的0.5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68%。近几年来,工业总产值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环境质量也持续改善,集城市供水、防洪排涝、接纳排污、水域运输、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柳州母亲河——柳江,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柳州市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调结构、转方式、抓创新、促升级的工作为主线,采取以产品升级来带动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发展新兴产业等办法,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升级。通过“推企入园”,优化了产业布局;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了产业结构;通过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2013年,全市水泥机立窑已全部停产。2014年,淘汰落后铁合金产能2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5万吨,淘汰落后立窑水泥产能20万吨,提前一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柳州市三产增加值9.5%,增速全区第一,三产比重提高到33.5%。柳州市财政每年都安排2000万元的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和关闭污染小企业、建筑节能项目、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及节能减排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时至今日,实施“工业结构十大调整工程”、“一圈双核三片区”现代服务业升级成为柳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风向标。为加快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双业支撑”的产业新格局,柳州市制定规划,到2020年,重点建设六大类服务业集聚区,形成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集聚区1个、200亿元以上集聚区3个、100亿元以上集聚区5个、50亿元以上集聚区10个、10亿元以上集聚区20个。

  完善城市环境设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目前,柳州市已建成五大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管网1058.79公里,对城市37个排污口进行截流,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7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00%。投资20.2亿元,开发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柳州成为广西首个建设开发备用水源的城市。建成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市环境在线监控中心,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排污进行实时监控。开展PM2.5监测,成为全国首批、广西首个向社会发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完成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2015年底已完成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三天空气质量形势。为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协作,2015年8月26日,柳州主动作为,组织来宾、河池两个城市在柳州签署“柳来河一体化”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从八个方面探索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标志着广西首个环保联防联控区域协作机制正式建立。

  “十二五”期间,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20平方公里;增加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6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8处。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2%,建成区绿地率36.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64平方米,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开展“美丽柳州·生态乡村”活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全市62个村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系统,127个村获“自治区级生态村”称号,219个村获“市级生态村”称号。

  一个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城市,告别了空气污浊、水质恶化等传统工业的“副产品”,走上一条“工业强、山水美、环境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