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杰: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 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战
- 发布时间:2016-03-02 07:2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必须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要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和作用。多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一直十分重视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形成了以下五大做法:
一是以大额长期资金为引领,助力脱贫。开行通过发行债券将短期、零散的居民储蓄和社会资金转化为长期、大额资金,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推动政府组建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超过1万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易地搬迁、安全饮水等建设,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了一条“快通道”。
二是以融智扶智为先导,助力脱贫。扶贫必须先“扶智”。开行发挥专家、行业优势,通过规划研究、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发展信心和能力。发放879亿元助学贷款,帮助全国90%、1523万人次贫困学子上大学;组织专家为73个贫困县300多人次干部举办培训班,帮助地方干部增强金融意识。
三是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助力扶贫。加强政府合作,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合作协议,与国家民委召开高层联席会,把开发性金融的融资融智优势与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紧密结合,搭建“政府部门主导、开发性金融支持、企业平台参与实施”的社会化扶贫投融资体系。
四是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助力脱贫。通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传递市场信息、引入技术专家,破解贫困地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问题。在甘肃华池县,通过邀请当地养殖专家入户指导、召开产业规划大会等方式,把资金重点投在农民最希望发展的领域、未来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上。
五是以示范推广为保障,助力脱贫。在贵州、甘肃等地,为贫困县量身设计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当地茶叶、中药材、果蔬等产业发展,直接惠农10822户、合作社140家、中小企业122家,带动近32万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之后,将这一模式在广西、河北等地复制推广。
截至2015年底,开行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56万亿元,金融服务已延伸至全国727个国家级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县,覆盖87%的贫困地区。我们体会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做到“五要”:一要有大情怀,应怀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感,把支持扶贫开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二要有真感情,用真感情做好扶贫工作;三要有实举措,扶贫工作要实打实干;四要有新机制,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有效结合起来;五要惠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使扶贫工作有目标、有措施、能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已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开发银行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和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更大的服务和支持。
第一,发挥创新优势,将融资主体建设与模式创新相结合,采取超常规措施支持扶贫开发。按照“省负总责”的要求,开行将在协助各省建立省级脱贫攻坚投融资主体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政府设立脱贫攻坚基金,形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和村民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帮助地方增强脱贫攻坚的融资能力。
第二,发挥融资优势,瞄准贫困地区的难点,推动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通过集中大额、批发、中长期的贷款支持城乡统筹,促进扶贫开发,以贫困地区的乡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城镇对贫困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发挥融智优势,将规划编制与人员培训相结合,助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编制“十三五”扶贫规划,重点做好配套系统性融资规划。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干部运用金融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发挥机制建设优势,将农户增收与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确保产业扶贫可持续、惠长远。将针对农村地区劳动力缺乏而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情况,创新开展资产收益扶贫,通过把资产增值与农户增收相结合,建立一种可持续经营发展的机制。
第五,发挥综合服务优势,瞄准六个精准,助力脱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下一步,开行将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级贫困县、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49万贫困户为主战场,通过科学规划精准培育项目、银政合作精准配置资源、信息传导精准投入资金。同时,向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22个省的180个市各派驻1名金融专员,做好宣传员,当好规划员,成为联络员,切实提高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郑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