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汇集新动能
- 发布时间:2016-02-28 03:4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对世界的影响和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深。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展望“十三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我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我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正面外溢效应。我国将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取得新成就
实践表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取得新成就。
2013年以来,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连续3年居于世界第一位,201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二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吸收外资超过6200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0%以上。我国吸收外资总量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比重接近9%,比“十一五”期间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保持吸收外资全球前二位和发展中国家第一位。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我国近二分之一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七分之一的城镇就业和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所占比重比“十一五”期间上升约12个百分点,达53%,到“十二五”末期超过60%。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持续增强,吸收外资占比约16.8%,比“十一五”期间提高约3.3个百分点。
2011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逐年快速上升,2013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14年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首次实现基本持平,中国正在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
多边区域合作呈现新亮点。“十二五”期间,我国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区的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加快同不同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又一体现。2014年7月,中国瑞士自贸协定正式生效。2015年6月,中国分别与澳大利亚和韩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12月20日正式生效。中国与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于去年底正式启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了我国的自贸“朋友圈”中。目前,与我国签有贸易协定的贸易伙伴达到22个,涵盖我国对外贸易额的38%。
我国同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内地同港澳地区签署了CEPA服务贸易协议。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近4年来,境外中资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超过了1000亿美元,2015年末在境外中资企业工作的外方员工近90万人。我国在世界各地设立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为所在国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就业。我国还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不断丰富开放新内涵拓宽新领域
“十二五”期间,我国不断丰富开放型经济的内涵,积极探索开放型经济的新模式,为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着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在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带一路”把最具活力的东亚国家与发达区域的欧洲连接起来,中间横跨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覆盖60多个国家和44亿人口。
不断拓宽开放领域,放宽外资准入。自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限制类条目从79条减少到38条。有序推进服务业开放。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外商投资研发环节。此外,还在北京市开展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
开放既可以放宽视野,也可以促进国内改革,提升国内发展质量和水平,啃下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作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上海自贸试验区施行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并在贸易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尝试。2015年4月,自贸区进一步扩展到了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制度创新、简政放权,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决定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的实行将有利于打破市场的人为割据,对市场化改革、深化自由贸易区、加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亚太自贸区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正溢出”效应。
全方位升级我国开放型经济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棋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发展理念包含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
主动开放,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开放促改革,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
双向开放,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在引进来方面,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在走出去方面,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公平开放,要求改变过去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也必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长期在华发展的信心。
全面开放,就是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
共赢开放,要求推进共赢开放,要求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实现互利共赢。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三五”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将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阶段,进一步为中国经济创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促使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李予阳)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