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家政市场有三“荒”
- 发布时间:2016-02-18 03:29:41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吴卫群
春节长假过去,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总算舒了口气:由于节前提前布置动员,在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和主要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往年春节期间每每发生的“保姆荒”,今年没有“现象级”地发生。
节前预测今年本市家政服务员在春节期间约有5%的市场缺口,而居家养老、照顾病人等这些“离不开人”的刚需岗位必须要有保障。为此,市商务委召开动员会,要求本市各大家政企业提前谋划,具体举措包括:采取发放翻倍工资、节日福利、奖金红包等多种补贴方式,鼓励家政员错峰错时提前返乡、提前回沪;请留沪家政员的家人来沪过年,企业做好接待; 居家养老岗位有缺口的,安排钟点工替补; 与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后勤部门合作,节日期间不回乡的人员,在物业工作之余从事家政服务;此外,本市10多家规模以上家政服务企业还积极与外省市对接,从甘肃、四川、山东、江西等地引进“援兵”,支援上海。“实在缺人的话,我们管理人员已经做好了亲自上的准备。”会上不少家政公司的负责人为“保刚需”立下了“军令状”。
节后,记者通过排摸市家协下属会员单位发现,春节期间人手紧张到“管理人员亲自上”的故事倒真没发生。某家政企业负责人也坦言:价格杠杆也是今年春节“保姆荒”现象不突出的重要因素。“按照行规,春节期间家政服务的价格相应要上涨至原来的两到三倍,以钟点工为例,节日期间要涨到每小时四五十元。除了离不了人的那些刚需岗位,不少东家已经舍不得出高价购买服务了,因此主动减少了对家政服务的需求。”
“本市家政行业已经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家政员来自全国各地,在价格杠杆作用之下,近几年劳动力供应都是非常充沛的。春节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上海市场都能够平稳度过,更说明上海家政服务业正趋于成熟。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在保姆已经不太‘荒’的新常态之下,依然有缺口存在。”吴星宝对记者说道。
缺口一:居家养老服务依然“荒”
居家养老的刚需依然“荒”。
“2016年春节期间家政行业的八大服务工种中,居家养老仍然紧缺,”浦东新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居家养老的价格是家政服务工种中最低的,平均月薪为3000元-4000元,而老人护理的工作量大、压力大,肯干的家政员稀缺。春节期间价格若提高2-3倍的话,雇主则负担不起。”
在上海,如今月嫂工资能拿到上万元,钟点工至少也有五六千。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居家养老市场越来越大,但因为收入上不去,家政员却不热衷于这类服务。
这一困局该如何破解?能否完全依赖市场化手段?
为了赚一点“快钱”,保姆竟然变身杀手。去年年底在某地接连发生的两起“毒保姆”案,是为这一困局写下“注脚”的极端案例。静安区某街道一名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坦言:“‘毒保姆’ 事件反映出政府公共养老服务的不足。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主要还是依靠市场供给,如果监管不到位,‘毒保姆’就有可乘之机。”他补充道,“这恐怕需要政府更多地承担兜底责任,把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由志愿者队伍为社会提供更多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
在一些发达国家,志愿者队伍(义工)在居家养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美国拥有目前世界最大、非营利性质的老年照顾机构“居家养老院”,在全美50个州有5000个社区分支机构,拥有美国最庞大的义工队伍,每天都有80万至120万名义工将100多万份热饭、热菜送到行动困难或者无法自己解决膳食问题的老人家中。
“我们能不能像义务献血领域那样,为广大有志于参与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人士建张志愿者卡?年轻时,人们无偿为他人提供助老、为老服务,志愿服务的时段可以像存款一样存入‘爱心银行’,年老时,再借此获得其他志愿者的无偿服务?”这位人士建言道。
缺口二:诚信保姆也很“荒”
“毒保姆”案背后,还折射出家政员、家政企业失信、失范,以及监管的失控。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家政服务是一个专业的工作,从考核到上岗都有规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于成熟的法律体系建设,”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刘炜介绍说,比如美国纽约州的《纽约州工伤保险法》是保护管家、保姆、佣人等家政服务者权益的法案。在房主保险覆盖模式下,雇主给家政人员投保工伤保险,或采取房主保险办法,确保雇工权益。另外,纽约州还规定专业家庭儿童护理人员须经专业培训与考核,由纽约州政府及市卫生局颁发家庭托儿牌照方可上岗。目前持有该牌照的专业人员约有2万人。
“找放心阿姨,这是市民心声,也是政府职责所在,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制度建设”。
据刘炜介绍,随着2016年的到来,上海家政服务行业的首部“大法”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之中。这部“大法”是全国首个地方性家政服务业标准规范,由市商务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请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启动编制,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草案制定工作。
即将正式启动编制的上海家政服务业标准规范,将分3个行业标准——《上海家政服务业行业标准》《服务机构行业设立标准》和《从业人员行业从业标准》,另有8个行业规范——《上海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机构经营管理规范》《从业人员行业自律规范》《母婴护理规范》《养老护理规范》《育婴师规范》《催乳师规范》和《服务员规范》。针对原有管理盲区,本市将探索机构外家政服务员的有效登记办法。对具备基本从业条件但未与家政机构签订劳资关系、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拟通过诸如培训、保险、健康体检给予补贴等政策引导方式,委托市场化的社会平台,以类同于服务机构内从业人员的登记管理条件进行登记管理。
与之同步开展的还有家政服务行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其中包括:“从业人员信息库”——实现与市人社局来沪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及职业培训信息库、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市卫计委公共体检平台等信息对接与共享;“服务机构法人信息库”——实现与市工商、税务、人社、民政、统计等职能部门企业信息系统数据的对接共享。“将来,两大信息库中从业人员和服务机构法人的信用档案将被归入上海商务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以前市民找阿姨、阿姨找中介、中介找阿姨都主要依靠熟人介绍,今后在互联网上查查红、黑榜,就全知道了。”刘炜透露。
缺口三:高端家政又一“荒”
政策落地,催热“二孩经济”;老龄化社会来临,又使得“银发经济”的刚需愈发强烈。在很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尴尬时,家政服务业却显示出朝阳产业的特征。尤其是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高端家政服务更成了当前家政业的又一“荒”。
家有幼童的金领,选家政员的第一标准是年轻,因为这样的家政员可以陪孩子玩耍,甚至可以教孩子简单英语对话; 家务活不多的年轻白领,可能更看重家政员能否提供高档衣物的清洗、朋友家庭聚会的设计;对于退休收入还不算少的老夫妻来说,家政员仅会端茶送水煮饭清扫可能还不够,既懂膳食搭配又懂护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他们最需要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高质量的家政服务,家政市场该如何接招?
“这样的家政员可不是靠几天简单的家政培训就能够成批出产的,而是需要一个更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在日本、韩国包括菲律宾,许多大学都有专门的家政系,而我们在家政人员的培训方面存在着短板,不仅设置家政专业的高校太少,一般的市场培训也很难让人满意。”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宝霞对记者说道。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保姆要接受专门的家政教育,而目前本市家政行业社会化的培训体系还未形成,”刘炜说,早在1862年,美国政府就正式通过立法并提供资金来鼓励社会各级学校广泛开设家政课程,目前全美共有700多所大学设有家政系科,每年有数百万人在各类院校接受家政培训;在我国香港,劳工处下设雇员再培训局,负责家政佣工的培训和就业推介。雇员再培训局设有“实务技能培训及评估中心”,为学员提供技能评估并颁发资格证书;而“菲佣”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菲律宾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菲佣培训制度,即使是大学生做菲佣,也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未来三五年内,本市也将通过多层次家政服务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全面提升家政服务业的能级,目标是满足市民多层次消费需求。一是将家政服务教育逐步纳入学历教育体系,在高校、中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中设置面向家政服务从业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有关课程;二是完善家政服务培训体系,建立专业技能培训站和示范性培训基地,编写等级考试教程,组织等级培训和考试;三是将家政从业人员分为若干等级,分等级制(修)订职业技能标准。
要让“高端保姆”不再“荒”,除了通过培训形成一定的市场供应量,另一个亟待改变的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小芳姑娘毕业于江西一所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上海从事家政服务,如今在一对“海归”夫妇家担任住家保姆,负责照看两名不会说中文的小“海归”。小芳的师范本科学历在求职过程中被这对夫妇一眼相中,为此,她得到了比普通住家保姆多了三分之一的薪水。然而,小芳姑娘向记者吐槽:“尽管我收入跟老家当教师的同学们相比要高出很多,但我只能心里偷着乐,因为如果我讲出目前的工作,会被很多人看不起。”
“家政服务业要大发展,呼唤着供需双方人格平等的雇佣关系全面形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家政服务员进入家庭是被当作解决问题的‘顾问’对待,双方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如果通过政府的引导、舆论的宣传,我们的广大家政服务人员能得到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受到尊重,那么就会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家政服务领域,保姆全面不‘荒’的时代就会到来。”吴星宝最后说道。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