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新扶持政策被指“急功近利”

  • 发布时间:2016-02-16 00:31: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几年,意在进一步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密集出台,但仍然存在政策不配套、评价不完善等问题,比如过分注重出成果、出绩效,急功近利仍比较突出。科研人员建议,应做好相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激发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从2014年11号文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到64号文有关科技专项、基金的管理改革,再到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案以及最新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校管理者对此如数家珍。

  “一时间出台如此密集的政策措施,足见中央通过加大高校建设提升创新能力的决心,也说明了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智力支撑的紧迫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项贤明说。

  一些政策已经引起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也促进一批科研人员投身创新活动。记者在华南理工大学调研的前两天,该校党委常委会正在研究两名处级干部辞职的问题,一个是重要部门的正职,一个是另一部门副职。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章熙春说,原因是刚出台的科技体制改革方案鼓励创新创业,而他们正好手上都有创新创业的项目,但身为中层干部就不能去搞成果转化。目前,学校在中央方案的基础,计划进一步加大鼓励措施,计划将归属科研团队和骨干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最高提至95%,最低不少于70%。大学生创业往往失败的多,而有经验有技术的科研人员创业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也已在部分高校得到落实。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的年轻教师夏瑛今年晋升了副教授,她晋升不是靠“论文”取胜,而是在于她主导了一个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报告。

  中山大学副校长马骏说,目前学校正在推进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机制,重点关注科研人员到底做了什么贡献,针对不同学科主要看三个维度,一是否世界科研前沿;二是否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是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还会将分类评价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就是“为中才立规矩,为天才留空间”。

  “双创”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频出新招。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清华实行创意、创新、创业一体的“三创教育”,提倡有创意的创业,并不刻意追求有多大比例的毕业生创业,而是重在创新意识培养,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企业家。此前,清华联合137所学校、50家企业成立了高校创新创业联盟。

  急功近利 重资源轻环境

  受访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反映,在政策释放利好的同时,鼓励创新的政策不配套、评价不完善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是国家部门之间、国家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政策缺乏有效衔接,部门各管一摊,各自走出了“最先一公里”,却没到达“最后一公里”。

  “每每新政策出台,刚听到很兴奋,可一操作发现真费劲。”多所高校教职人员这样“吐槽”。比如,关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的经费管理,教育科技口明确结余经费不上收,但财政部门却催着上收;基金委对劳务费等支出范围、比例取消了限制,可审计部门却过不了。“都是依法依规,叫学校和科研人员不知如何适从。”一位院士如是说。

  二是考核压得紧,过分注重出成果、出绩效,急功近利仍比较突出。

  “我要你的钱,你要我的命”——这是一位教授疲于应付科研项目各种成果报送、验收的一句“俏皮话”,却也大抵反映了当前高校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稍作留心可以发现,一篇论文的说明中可能同时包括多个科研项目,原因就在于每个科研管理部门都要求出成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说,目前在自然科学领域,基金委相对比较宽松,不会逼着科学家在一定时间内出成果。但近年来,随着省市地方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其对成果的硬性追求已不符合科研规律。以他的团队拿的广州市一个协同创新项目为例,去年立项,经费还没拨下来,今年就要中期检查,两年就要出成果。

  三是扶持重资源导向,仍有沿袭“计划经济”的思维,主要依赖给资金给政策,对“内功”和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创新氛围缺乏重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一系列以资源为导向的大学建设工程,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的功利化和行政化,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投入已居世界前列,各地也对高校办学的用地等尽可能地给予优惠政策。

  应选择合理路径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吹响了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的新一轮号角。针对政策措施存在的一些问题,受访教育家和科研人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症下药。

  其一,科学前沿必须坚持国家统筹布局,要避免过去的“挂牌子”、“给牌子”的老路,走少而精的路子。比如,国家实验室建设,不能与过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样,越建越多,最后成为高校申请项目的一个硬指标,成为考核绩效的一个硬指标。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彦觉建议,未来应该总体布局后保持大格局基本不变,持续投入,在一些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科技前沿出世界一流成果。

  其二,下决心解决“人”的问题,赋予高校更大的用人自主权,真正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破除各种政策障碍导致的不公平待遇,全球延揽人才为我所用。

  马骏说,对于持境外身份的科技人才,应该在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待遇上一视同仁,让其有更多的归属感。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说,目前高校聘用制主要受制于人事管理制度,科研人员也分成了“编内编外”,未来必须形成创新无分编制内外的政策环境。

  其三,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文化,创新的大学必须是有特色的。同济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高校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校一面,既要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也要结合各个高校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从而建设有特色、多元化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徐海波、关桂峰、凌军辉、王成、叶前、吴振东、李凌娅采写)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