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算一算收入分配账,仍有短板要补

  • 发布时间:2016-01-28 03:29:3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版图文统筹 徐蒙 本版制图 钰珹

  随着年终奖的发放,过往一年的总收入情况就此定格。

  上海市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5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2元,同比增长8.4%,这是上海城镇居民收入第一次迈过5万元门槛。另外,去年全年上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5元,增长9.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增速。

  然而收入增长的同时,上海城乡、行业、人群间收入差距仍客观存在;上海居民收入增速虽然连年跑赢GDP,但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偏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可见,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央高层非常关注的问题。由此,上述收入分配中的结构问题,也将是上海未来必须补上的“短板”。

  收入差距不容小觑

  统计部门有关研究表明,20多年来,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去较大,近年来逐渐趋稳并呈现慢慢缩小趋势。1991年-2000年,由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农村,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扩大;2000年起,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开始接近,实际差距还在缓慢扩大;2009年至今,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基本呈现缩小趋势。

  从近三年走势看,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别为24643元、26518元、29757元。“十二五”期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功从“十二五”初期的“3万元”时代,跨越到末期的“5万元时代”,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尽管增速较快,但仅从“1万元时代”,跨越到“2万元时代”。

  收入差距还反映在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上海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平均工资为10820元;工资水平最高的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58694元。后者是前者的5.4倍,两者相差47874元。十年后的2013年,最低的仍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平均工资27840元,最高的则是“金融业”,为175241元,后者是前者的6.3倍,两者相差147401元。

  抽样调查显示,近20年来,上海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低收入群体收入年均增幅明显慢于高收入群体。1991年到2013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20%人群和最低20%人群的“高低收入比”,由1991年的2.2∶1,扩大到2013年的4.2∶1,收入差距扩大了近一倍。

  分配调节需加大力度

  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市场规律影响,收入差距自然形成。但收入差距扩大,制约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会成为目前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之一。通过数据和原因的分析,政府部门应更好地兼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重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缓解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

  专家建议,需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时更加注重公平,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因素,但也不能重新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鉴于工薪收入是上海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调节初次分配过程中的工薪收入差距。是整个收入差距调节中的重点,要创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缓解初次分配中的分配不公问题。

  再次分配方面,要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完善以提高低收入人群为目标的再分配制度。公共支出应逐渐向社会管理倾斜,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线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建立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应该成为收入分配调节的长期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路线图”,就是建立一种劳动力与需求相互协调的长效机制,让所有社会成员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使全社会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同经济技术发展状态相适应,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等,均是该机制的重要环节。

  劳动报酬占比仍需提高

  从2011年到2015年,上海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年都高于人均GDP增长率,上海“十二五”提出的相应目标已经实现。

  居民收入跑赢GDP的同时,近年来,另一个关于“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数据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机构指出,近年来上海这一数据明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从经济发展理论看,随着劳动者在初次收入分配中地位的提高,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将开始从资本转向人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应摆脱低成本竞争思维,从提高劳动者收入为突破口,实现人才要素的集聚,这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转向人才资本阶段的关键。

  从国际经验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会逐步提高,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10000美元后,该比重将迎来峰值。其中,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峰值超过60%,日本和韩国在53%左右。2013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5851美元,但43.7%的劳动者报酬占比,低于国际经验53%峰值下限,且整体仍处于上升阶段的初期。总体而言,上海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总体应趋于提高到50%左右的水平。

  劳动报酬在再次分配后,收入格局的变化同样需要关注。根据国际经验,再次收入分配后,除政府进行适当的转移支付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个人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收益,实现深度共享发展,使居民在劳动所得之外,能获得资产增值收益和红利。

  1970年以来,经再次分配后,主要发达国家的个人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波动幅度较小,多数保持在70%以上,仅韩国因为金融危机影响在1997年后出现持续下降,最低为63%。2012年,经再次分配后,上海住户部门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1.2%,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显著偏低,较韩国最低水平依然有超过10个百分点的差距,因此,在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的基础上,再次分配后上海住户部门占GDP比重应高于60%,力争向70%靠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