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硅谷,不要拷贝硅谷
- 发布时间:2016-01-20 03:29:47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刘乐平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我省“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点睛之笔,必将成为引领浙江创新发展的增长极。眼下,大走廊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展开。创新大走廊是一个什么概念?它和一般的产业集聚区有什么区别?记者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江教授的对话也由此展开。
竞争形态之变
记者: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浙江提出要谋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全球竞争的大格局下,怎么看待这一新战略?
魏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杭州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大的背景。
现在全球经济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也不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产业群之间的竞争,更是产业生态之间的竞争。如果你要问电子信息产业哪里强,别人会说,硅谷强,不会告诉你美国强,这就是现在产业竞争的一种格局。
再譬如印度,就整个国家而言,其产业竞争力显然不高,但是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在全球都是有竞争力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的是,当地充沛的优质软件人才资源——这是软件产业最重要的供给要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完备产业生态。不但是班加罗尔,硅谷、波士顿128公路,以及我国的中关村,都是如此。
所以,今天我们所说的产业,是由各个生产要素集聚以后,进而无缝连接,发挥协同作用,进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生态。
升级生产要素
记者:竞争形态、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之后,产业要素是否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魏江: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制度等,如果说以前是生产要素1.0版本,现在已经在向2.0版甚至3.0版升级。现在的产业生态里,基本要素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是劳动力,过去我们叫人口红利,它正在慢慢消失。现在应该叫知识工人红利,知识型人才红利。我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师队伍,包括大学毕业生、工程师、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员。
第二是资源,比如,土地资源,在原来的语境里,它就是指土地而已,可以在上面建工厂、搞生产。现在应该把它理解成地理的概念,它更加强调环境,位置在哪里?配套设施如何?生态好不好?再比如,金融资源,现在整个金融资源的获取、流动、配置,相比较于20年前,可以说已经到了3.0版本。
第三个是设备和固定资产。按照生产函数来讲,原来这是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企业通过这样的投入,可以提高产能。但现在我们更强调生产的无边界,更强调物联网,更强调大数据下的开放创新资源整合。现在不再强调自己要拥有多少设备,而是如何去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轻资产的企业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
第四个是技术。过去,拥有技术就可以投入生产,现在的技术已经不是单元技术,它是系统技术。技术的要素要靠成百上千的企业,构筑技术的基础设施,它包括核心技术、辅助技术等,它是一个技术体系。
第五个是制度。以前的制度就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现在更综合,它包括技术体制、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科研成果分享分配的激励制度等,它还包括价值观、创业创新文化、区域社会传统惯例等。
从这个几个主要生产要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产业生态的变化和过去是不一样的。浙江许多产业带,是在低层次产业工人、单元技术等旧要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行不通了,原因就在于,产业的几大要素已经变了。
并非简单平台
记者:生产要素变化之后,怎么重新构筑区域和产业的竞争优势?
魏江:在新的产业格局下面,我们要考虑,怎样把这五大要素从1.0版本,上升到2.0版本,直至3.0版本。比如,从低层次的产业工人,到知识工人、到高级工程师或科学家。硅谷就是3.0,他们有很多技术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把五要素打通,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才是未来能否支撑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有了这个认识,再来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谋划,这个战略的提出不仅是恰逢其时,而且非常紧迫。因为今天的浙江,已经处在生产要素升级的边界上,大部分产业1.0版本的生产要素都不行了,产业的组织、平台都要重新架构。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个战略性的措施,能把要素升级辐射到全省。从这个意义上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全面创新的火车头。
记者: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这一新概念,您如何理解它?
魏江:首先,它不是简单的平台概念。所谓平台,企业是个平台,创新孵化器,科技成果转移中心也是,但他们都是属于产业创新要素里面的一些元素而已,上面提到的五要素里,技术实际上就包括了这些。
我为什么强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不是平台?梦想小镇、基金小镇,这些也可以是平台。但小镇必须要嵌入和对接到大走廊,否则一个个小镇就是一个个单独的系统,必须要把它们打通、相连,不然又是孤岛。怎么连?就要发挥大走廊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理解为,一个创新驱动创业的产业生态体系,各种要素能在这里无缝对接、互相融合。
学思路不复制
记者:波士顿128公路也好,硅谷也罢,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都提出要建设“中国硅谷”,您觉得哪个地区最可能诞生像硅谷这样的一个创业圣地?
魏江: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硅谷了,也不会再有一个波士顿128公路。硅谷的人才资源、科研机构这些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你也没有办法去拷贝。我们说向硅谷学习,不是学表面的东西,而要学它生态系统构筑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浙江一定要建一个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创新大走廊。
记者:您觉得杭州、浙江的独特性在哪里?
魏江:浙江最大的特色是民营经济的活力。我理解,省里提出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要把浙江的传统产业特色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浙江传统产业特别强,是有活力的,不能抛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肩负着引领全省全面创新的重任,它是火车头,要动起来。
第二,浙江人创业的意识特别强。现在杭州涌现出的一批创业创新的新生力量,以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迅速崛起,杭州的创业氛围非常好,除了北上广,被称为 “创业第四城”。
第三,以浙江大学、中国美院为代表的高校力量。高校的力量一定要充分发挥,未来的知识工人要从这里走出来。
拥抱全面创新
记者:创业创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潮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魏江:21世纪以来,投资、出口、内需这三驾马车,都是以需求侧重某一要素的创新为驱动力的。这种发展模式目前已经难以为继,因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单靠某一个方面的驱动力已经不能应对当下面临的全新挑战。
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全面创新,从产品、服务、市场,包括生活、政府管理等,都需要全方位的改变。所以我理解的创新驱动,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创新。对政府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制度创新者,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要为全面创新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未来5~10年,我们政府的制度着力点,就应该围绕如何激活五大供给侧要素、如何构建产业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去设计。不客气地说,我们的政府还在各自分割,就一个要素内部的一个侧面在做制度,还没有从生态系统角度去设计创新驱动发展相匹配的制度。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