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架起铁路“空中安全线”

  • 发布时间:2016-01-13 04:00:2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齐 慧

  上海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机辆技术研究室主任朱挺工作16年来,与他的团队在中国高铁接触网检测技术等领域摘取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被授予“上海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全国铁路学习型职工标兵、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99年8月,朱挺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来到上海铁路局科研所工作。“那时我国铁路采用的是接触式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受限于列车的行车速度,无法系统有效地监测接触网完整状态,会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朱挺回忆说,当时,“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只有德意日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技术创新慢一步,远离市场千里路。怎么办?从那时起,朱挺决心挑战这个世界性难题!

  那是一段筚路蓝缕的日子。着手研究铁路接触网技术,这对刚出校门的朱挺来说不容易。他试图查找资料,可国外对这项技术严格保密。他只能从零起步,向高校老师和科研所老前辈请教。苦心钻研,制订方案、推翻,再制订、再推翻,无数次思考,无数次演绎、论证,希望若隐若现。后来,他带领科研团队独辟蹊径,从磨耗检测入手,坚定走一条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检测的科技攻关之路。

  6万元,是朱挺得到的第一笔科研经费。他用这笔经费买来2台CCD高速线阵列摄像机,在实验室内架设接触网模拟试验平台,通过三角立体测量法对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模拟处理。他采用逆向设计思路,采取“面打光,线采集”的办法,通过向接触线打光,再用高速CCD相机采集接触线底面的反光,然后进行图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

  在寂寞的试验室里,他与伙伴们试验了一遍又一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为取得现场数据,盛夏时,他手持GPS定位器,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深入鹰厦铁路做现场试验。渴了,就向山民或者沿线工区讨点水喝;饿了,就啃点自带的干粮。有一次遇到山洪暴发,他被堵在路途中,饿了一天一夜……

  在经历无数次痛苦煎熬后,朱挺终于研制成功“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使我国铁路接触网检测有了更为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随后,他又研发了适应时速80公里轨道车、120公里专用检测车、160公里客车车体、380公里动车组车体等速度条件下的系列车载“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年仅31岁的他,被上海铁路局破格评为高级工程师。

  “赶上了铁路大发展的快车,我不想错过难得的机遇。”朱挺先后参与国家“863”重点项目,主持完成多项重点课题,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重要专业学术论文多次在《都市轨道交通》《计算机应用》等刊物上发表。他带领研究团队,在自主创新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GDXJ-1型车载智能轨道巡检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安全状态的监测系统研制”“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等重点科研成果的诞生,为我国铁路“空中安全线”提供了保证,也打开了无比宽广的市场大门!

  朱挺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许多企业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我是铁路职工,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组织上培养和团队奋斗的结果!”朱挺说:“我热爱铁路事业,奉献铁路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动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