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内蒙古通辽市掀起改善农牧区落后面貌大会战

  • 发布时间:2016-01-10 07:4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罗霄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杏树洼村的李恩老人近几个月添了个新习惯,早起、饭后总要在村里散散步。

  “以前的杏树洼,春天到处扬尘,只要一下雨,家门前和各条街路都是大水泡子,冬天路上都是冻得结结实实的冰坑坑、冰坨坨。”李恩指着自家门前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对《经济日报》记者说,“愁了多年的问题在2015年被彻底解决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进了咱们村,修渠、铺路、盖房,村容大变样。如今在新路、大广场上散散步,练练腿脚,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杏树洼村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各条街都修成了水泥路、建了排水渠。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投资为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连锁超市、幼儿园,帮贫困户改造了危旧土房,在街路旁安上了路灯、广场上安装了健身器材,对所有临街院墙统一进行了维修和粉饰……

  通辽市委书记罗永纲说,“我们把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从农村到牧区、从村屯到嘎查,拉开了一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的大会战。通辽市农村牧区面积大、少数民族人口多、嘎查基础设施欠账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走进通辽市科左后旗各个行政村屯,到处都是火热的“战场”。记者来到甘旗卡镇束力古台嘎查,雪白的围墙上“村民公约”“卫生公约”等格外显眼;宽敞整洁的院落内,白雪覆盖的玉米穗金黄灿灿、一卷卷牧草散发着清香……

  往年这个时候,卖了秋粮的农牧民大多开始“猫冬”了。如今却不一样,寒冬季节,群众走出家门,或清理街路,或修整绿化用地。虽天气寒冷,但村民们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环境好了,村民们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现在村里比城里还干净!”嘎查书记苏雅拉图说,为了让整洁的环境保持下去,该嘎查划分了各户环境卫生责任区、绿化成果责任区,实施了“门前三包”的管理方法,同各户签订了绿化成果归户管理、卫生管理责任区协议,成立了由村民、村干部组成的环境卫生指导评比小组,定期对各户院落、责任区环境卫生进行评比打分,通过村广播、宣传栏通报评比结果。

  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来。科左后旗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真正得民心、得民力。

  以“十个全覆盖”为契机,通辽市各个旗县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际,不断赋予“十个全覆盖”新内涵,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幸福品牌,从根本上实现农牧区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牧业转型,最终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让“十个全覆盖”真正惠及草原民生。

  在开鲁镇飞机场村,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为村民们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通过互联网获取农牧业科技信息、进行技术咨询和农畜产品在线交易。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密切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也为村民们畅通了一条通向全面小康的信息之路。

  截至目前,通辽市已完成1644个行政村建设任务,48.8万户、156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占全市农牧户农牧民总数的80%,广大农牧民真正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得上的实惠与幸福。记者每到一处,当地的老百姓就会围上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兴高采烈地说着“十个全覆盖”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通辽市市长包振玉说,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通辽市委、市政府将“十个全覆盖”工程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和推进,聚焦工作重心、聚集人员力量、聚合财力资源,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经济日报记者 罗 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