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如何拨开笼罩企业的专利“迷雾”?

  • 发布时间:2016-01-05 02:31:4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创新行动派

  岁末年初,来势汹汹的通讯业“元老”爱立信正通过专利官司,与强大的小米帝国展开一场“拉锯战”。

  “小米与全球任何一家公司一样,需要得到我们的授权才能使用我们的技术专利。”2015年12月21日,爱立信中国区最新官方声明称,目前在印度的法律程序仍未结束,爱立信的立场不变,那就是小米必须要交“专利费”。

  与小米同样挠头的还有山东的老刘。

  几年前,老刘所在的乐达公司以近千万年薪邀请德国科学家拿下了一项关键技术——通过新型泡沫陶瓷过滤器可有效去除熔铸金属液中的夹杂物,降低金属铸件废品率,并斥资几千万元新上了生产线。但在产品出口时才猛然发现,此技术的国际专利早已被外企拿下,这意味着几千万元的生产线瞬间变成“废铁”。

  “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一批‘野蛮生长’的企业在市场上‘裸奔’。”济南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海波接触过不少这类企业,试水海外遭遇重重“围堵”,手握专利却又屡屡败诉,“漠视或者拘囿于对专利的一知半解,常常让这些企业在成长路上陷入凶险之境。”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山东多家企业和知识产权部门,试图通过解析笼罩企业的专利“迷雾”,梳理企业应对专利挑战的未来之路——依靠专利闯天下,既需勇气,也要谋略。

  无视专利布局“闷头赚钱”,野蛮成长仍需“缴学费”

  在李海波的印象中,他曾不止一次地走进位于济南东部的乐达公司。

  前些年来到这家规模不大的民企,接待他的都是企业副总,“‘一把手’总有‘更重要的事情’不露面”。与老板的漠视相对应的是,这家企业每年产生专利的绝对数十分可怜。

  “申请专利?他们认为这无关紧要。”“老专利人”李海波分析道,“他们只关注在国内铺摊子,懒得申请和保护专利,用户也不在乎他们有没有专利,因为钱照样赚。”

  传统企业群体中,忽略专利的不是少数。几个月前,记者曾走访泰安的一家机床制造企业。得益于产学研合作,该公司在狭窄的国内细分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但企业有限的专利数量不是为了保护技术,而是瞄准了产品鉴定和高新企业申报。分管技术的副总告诉记者,“在现在的法律环境下,申请专利会让企业丧失竞争力。”他的理由是,“在我们机床行业,核心技术与普通技术之间往往只隔了‘一层窗户纸’,你一公布专利,‘山寨’货分分钟搞出来。”

  济南市知识产权局搞过一次调研,“大约有70%的企业没有专利”的结果让人吃惊。即便如此,“很多申报专利的企业,拿到专利证书,只是为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拿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国家补贴。”

  “我看过一份报告,一部售价400美元的智能手机,各种专利费用加起来高达120美元,甚至超过设备的零部件成本。而这些专利大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中欧基金合伙人、前华为技术公司副总裁张俊一直在关注小米的官司,他告诉记者,“中兴、华为可以在专利诉讼中放小米一马,但跨国公司不会这么干。”

  在专利诉讼上,“本国企业‘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跨国企业‘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大概地反映出中国专利环境内外有别的现实。但与小米一样,习惯了在国内“侵权”与“被侵权”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日益感受到来自专利“巨头们”的压力。

  “漠视专利,小米们正要为自己的疯狂成长‘缴学费’。”李海波说。而在国际专利布局上的麻木而“吃了大亏”的老刘们也开始渐渐明白: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向往变成“一夜暴富”的小米,但后者正在经历的,正是中小企业未来要面对的。

  手握核心专利仍输官司,玩转专利也得循“门道”

  有专利便能“通吃天下”?未必。

  “经历过仿制的低水平创新阶段,一些中小企业也意识到必须摆脱‘野蛮’,用专利划定‘包围圈’、开辟新的市场乃至打开国际化之路,但事情却没有如此简单——”李海波举例说,“我接触的一家机械设备公司,手握核心发明专利却遭遇‘恶人先告状’,于是就陷入这起专利纠纷中当了‘被告’,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两审过后该公司居然吃了败仗。”

  也许人们还对前几年“小i”和“Siri”的专利大战印象深刻。在这场围绕聊天机器人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苹果公司最终笑到了最后。

  有专利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实事求是地讲,‘小i机器人’在国内最先拿下专利,但为什么会输掉官司?就是因为核心证据‘专利证书’没写到点子上。”他表示,“专利证书没有对如何实现游戏功能、利用什么类型的语句与游戏服务器交互、游戏服务器的组成和工作机理这些关键性的细节进行描述,就提出对方‘应当被宣告无效’,就相当于没把自己的‘理’说出来,就生硬地说对方‘无理’,恰恰被对方抓住了这一点。”

  赢了专利却输了官司,近两年这样的案例不少见。而那些“玩转专利于股掌之间”的企业,常常却有“门道”可循——“资深专利玩家”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几年,九阳和国内外家电企业官司不断,核心只有一个,豆浆机侵权。不过,让国内外家电巨头赔款,让侵权豆浆机下架,专利侵权之争中的九阳屡战屡胜——它打官司是有窍门的。

  在九阳采访知识产权,公司副总裁韩润告诉记者:我们的秘密不仅仅在于用1000多项专利将豆浆机“从头包到脚”,国内外企业要想进入这个领域,这些专利都绕不开;更在于我们自己培养了15个专利代理人——这是九阳屡战屡胜的“秘密武器”。

  “专利证书的好坏,可以决定一场官司90%的输赢。而它的撰写质量取决于专利代理人对专利技术的了解程度。”李海波告诉记者,一方面,有的代理人对相关技术缺乏了解,而企业技术人员处于保密考虑也不愿意将技术核心机密告诉代理人,导致证书撰写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代理人受竞争压力,片面追求撰写速度,也导致证书撰写质量不高。

  “在专利代理行业,三个人便能成立专利代理事务所,九阳自己培养的专利代理人,就有五个专业的专利事务所为他们服务。”李海波说,“这些‘自己人’既能做出专利的高度,又能说出专利的深度,谁能打赢他们的官司?”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