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企业能否从专利围剿中获得喘息机会
- 发布时间:2015-09-16 07:31:20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全球LED工商业照明市场预计将以30.8%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从2012年的129.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860.8亿美元。
市场这么大,LED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LED产业上中游核心专利主要集中于飞利浦、欧司朗、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科锐等五大国际巨头手中。他们通过彼此的专利交叉授权的方式形成严密的专利网。而我国大陆申请比例少而晚,基本上是2000年以后开始递交的,且大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进入国际市场屡受挫。
就在去年,国内LED企业迈出国门时面对的还是一张张密不透风的专利网,国际巨头内部竞合、相互授受,“狙击”不断崛起的后发企业。而现在,这张巨网似乎开始松动,接连的出售加上竞相的接盘,是否意味着国内LED企业终于可以在残酷的专利围剿中获得一丝喘息机会?
国际巨头布建的专利壁垒出现松动?
8月4日,科锐与晶元光电签署了全球LED芯片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将获得对方的氮化物LED芯片专利许可,并授予对方部分非氮化物LED芯片专利权。一方面,Cree的创新技术及广泛的专利组合让LED元件及照明产品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晶电将借此机会更迅速、顺利将LED芯片推上全球舞台。
而在此前的7月,日本丰田合成先后将白光LED专利授权给中国的两家LED 封装厂商,聚飞光电及易美芯光,达成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于两家国内企业而言,获得丰田合成的专利授权意味着可进入全球白光LED专利网,从而打开企业的国际市场成长空间,也为他们的下游客户提供了白光LED专利保障。同一月,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重庆临空开发投资公司的投资集团牵头以1.3亿美元收购美国BridgeLux(普瑞)100%股权。此次股权收购成功,国内企业相当于控制所有 Bridgelux 企业的专利及交互授权,可以进行从芯片到模块的垂直产品整合以及氮化镓上硅芯片的开发,掌握芯片、外延片、封装、白光、光学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
无独有偶,今年欧司朗亦规划分拆并出售其传统灯具及镇流器、LED灯具及系统单位的部分灯具业务,这引来了大批投资者的关注,国内LED巨头飞乐音响、德豪润达雷士集团等纷纷加入此次“竞投”。
这些专利交叉、战略合作、跨国收购的案例都在向业内传达一个信号:国际巨头布建的专利壁垒出现了松动,通过收购国际巨头公司渠道和技术业务,开辟一条中国LED企业打破国外专利垄断的新路,更好地走出国门对接国际市场。
专利是LED产业人必须绷紧的一个弦
直接或间接受政府主导的跨国收购在今年盛行,大企业接连从重要专利所有者身上捧过“交接棒”,而跨国并购和专利交叉授权能否缓解中国LED企业的专利之困?
“少数几家企业得到专利授权并不代表国内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这只是技术与资本之间的互换协议,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更需依照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专利布局。”晶能光电CTO 赵汉民博士表示,国内产业发展整体上还是朝集中化发展趋势,产业需要大企业具备专利开发创新能力,小企业具有自身特色技术,两者相结合才有同国际大厂交叉合作的谈判砝码。
“中国资本对全球LED资产的并购除了对品牌市场的需求外,专利技术也是并购的重要标的之一,伴随着股权的变更,其中大部分的专利也会随之移转,在这之前形成的所有契约依然有效,只是拥有的主体变了。即使全部专利都转到中国人手上,由于拥有的主体不同,依然面临不同主体间的专利诉讼或授权。” 深圳市骅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文松表示,“LED的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技术路线也不尽相同,即使有的专利到期了,还会有新的专利出现,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和新的授权,专利是我们所有从事LED事业的人都必须绷紧的一个弦。”
广东开耀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王强认为,交叉专利授权从根本上讲更像是一种强强专利企业的联合,这种方式要求专利交叉授权双方的技术价值基本是对等的,相当于“强者之间的游戏”。另外,专利的保护期限也是有限的,专利保护期限届满后可能会重现专利纠纷的问题,所以不可能坐享交叉合作获得该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企业可根据相互授受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专利战略发展,但从根本上还是要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做强做大。”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不能“手中无粮”
“在可能面临的专利危机中,企业的风险与机会并存,并可以有效地互相转化。”许文松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家能垄断一个行业的所有专利和技术,因此拥有不同专利的各方,结束专利诉讼达成妥协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互交叉授权,“在前期,企业的专利素材和技术条件都可以作为储备,一旦发生专利诉讼或者专利纠纷,可以作为谈判的砝码。”
与此同时,当企业需要维持的专利到达一定量时,后期维护成本也会非常可观,所以大量的专利申请对许多创新性企业可能并不合适,甚至弊大于利。因此,对专利的较早布局,会让自身的专利竞争更加有效,在可能面临的专利诉讼中处于更有力的地位,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网络能够阻止竞争对手进入技术领域,就会给人可乘之机。
规避专利风险,把握专利机遇,最重要的是建立企业的专利管理架构体系。产业经过粗放的快速增长,到资源开始整合的阶段,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意识也在逐步建立。但是在实际案例中,许多企业的专利申请都没有经过有效地布局,甚至无序杂乱。这些无效的专利申请程序,最终也不会形成有效地战斗力,面对强大的壁垒时成为一盘散沙。因此,许多知识产权专家开始呼吁,企业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讨论LED
专利布局的问题,这个战略考量包括从企业整体的产业链或者行业所处位置,从具体的产品进行产品专利的布局。
对于企业而言,布局国际市场首先应该做到“兵马未动,专利先行”。产品出口前做好目标市场地区的专利调查分析,当前LED核心专利集中度较高,国内企业产品无论内销还是外销,都很容易踩到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压线”,一旦触发,大部分企业都会被严厉的保护措施所击退。与此同时,逐步进行自身的专利积累,基于长远的市场利益考量,迎接国际市场竞争不能“手中无粮”。(综合半导体照明网 阿拉丁照明网)
——延伸阅读——
LED照明产业知识产权数据调查
9月14日, 照明网发布了LED产业专利联盟承担的国家知识产权局《LED照明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建设项目调查结果。调查样本为广东省LED照明产业集聚区的大中小型以LED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以及LED产业专利联盟的部分会员单位,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兼顾国际和国内市场。本文节选了部分调查结果,以期给LED产业的发展一些思考和启示。
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个别匹配程度较差
LED企业均有知识产权申请和布局,这表明,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所占的比重较大,占总授权专利的70%以上,整体专利质量较高。具有国外专利申请的企业占总被调研企业的40%。在商标申请方面,具有商标申请的占总被调研企业的76.7%,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从企业个体专利拥有量上评估,LED照明企业专利分布并不均匀。在被调研的LED企业中,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的企业,占总被调研企业的30%,提出专利申请但是未被授权,是被调研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50%的被调研企业发明专利拥有数量在1—10件之间,比重最大。发明专利拥有数量在11—30件之间的企业占比16.7%,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0件的企业占比3%。另外,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明专利拥有量并没有明确的联系,有三家规模超过300人的企业,并没有有效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服务运用水平较低,诉讼和无效案件较多
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选择上,53%的LED企业选择专利代理服务,23%的LED企业曾经选择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而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信息服务上,仅有20%企业曾经选择,4%的企业未选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代理机构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专业化程度较高,能够明确通过机构和服务人员资格证书确认服务资质,企业的知识产权合作意向较大。而对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咨询、专利信息服务等的认知有限,通常持观望态度,在投入上比较谨慎。有20%的企业认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选择是工作的难点之一。而专利信息和专业化的管理咨询,恰恰是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的重要途径。
在被调研企业中,有46%的企业曾经遭遇过知识产权纠纷,纠纷案件总数量达到50余件。从纠纷类型来看,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无效和商标纠纷是LED企业常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纠纷当事人通常为国内企业。而常见的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占到29%。对比发现,知识产权纠纷,与企业的规模并没有明显的联系,大中小型企业均有涉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