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2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 发布时间:2015-12-28 14:02:55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按照相关规定,整合中央文化发展、改水改厕、农村公路、农村环保等专项资金及自治区配套资金,实施了5398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郎福宽说。

  为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自201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农家书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村级广播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流动电影服务、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完善、太阳能公共照明、村庄道路建设、农村垃圾污水整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等十项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5年间,共计5398个村(居委会)完成总投资56.98亿元,其中,自治区补助37.93亿元,地区(市)补助9.29亿元,县(区)补助4.7亿元,群众投劳5.06亿元。

  郎福宽对记者说,对于这些工程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五方面措施。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自治区成立领导小组,并在财政厅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人居办”),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做细做实建设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从而在全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进了工作开展。

  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初期,自治区领导亲率工作组进行专题调研。人居办也先后多次组成工作组,深入各地市、县、乡、村、户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实、科学的依据。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从而为全面推进工作积累了许多丰富经验。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大力宣传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及相关政策,夯实了群众基础。

  整合多方力量,提供强大合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每村103.69万元(在此基础上,自治区给边境地区每村2万元的补助)的标准进行核算,要求各级政府分级承担、群众积极主动投劳。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市、县区积极争取援藏资金、本级预算安排资金等方式开展“自选动作”。如山南地区立足实际,整合资金,打造了贡嘎县德吉新村、乃东县克松居委会等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和错那县麻玛门巴民族乡、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民族示范村。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那曲、阿里也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亮点。农牧民群众也根据自身拥有劳力及掌握技能情况积极投工投劳,有的自发组成施工队施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加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各级人居部门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施工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始终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要求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和规程施工,做到时间服从质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每年组织开展2次地、县两级交叉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为解决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自治区多次举办建筑工程培训班,对农牧民施工队进行免费培训。为做到专款专用,各级人居部门不断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区、地、县三级人居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坚持建管并重,为发挥最大效益提供保障。各地市、县区积极探索政府支持、村民自治、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后期运行管理维护长效机制。从地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民族风情实际情况出发,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文明村庄、文明户创建活动,打造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时代精神的乡村人文精神,丰富群众精神家园,以农牧民群众的心灵美促进农村的环境优,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局势持续稳定,一大批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具有西藏特色的美丽乡村矗立在全区各个角落,成为向外展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扇窗口。”郎福宽说。

  在建设过程中,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明显转变。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活环境好的农牧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主动学技术、谋跨越、求发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迫切,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如今的农牧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明显改变,等政府救济、靠领国家补助的少了,比哪家能挣钱、哪家生活好的多了;求神拜佛的少了,学知识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文明的多了,发家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农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讲文明、树新风也成为农牧民群众的现实追求。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