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PPP:四川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重大改革

  • 发布时间:2015-12-22 11:04:15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谁都没有想到,几年前还被冠以臭河、黑河、垃圾河之名的芦溪河,能够有如此大的变化。

   

      芦溪河曾被誉为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的母亲河。从2014年开始,广安市通过实施“洁净水”行动综合治理(PPP)项目,展开了流域治理,效果显著。今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河流治理纳入“洁净水”行动中,广安市的河流将重现昔日清澈的面貌。

   

      这只是四川省PPP模式的一个缩影。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表示,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新型合作关系,PPP模式已经成为四川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政府资金绩效的重大改革。

   

      政策体系增强盈利预期

   

      今年9月,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对全省PPP推进工作做出整体设计,将PPP模式重点适用领域细化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农林和社会事业3大领域共41个小类。

   

      《实施意见》对PPP重点领域、识别标准、付费模式、规范实施等关键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在健全管理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等重点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贯穿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落实财政支出责任的核心要求,确保全省PPP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意见》明确了4项PPP项目识别标准,即区域影响度大、社会资本占比较高,现金流持续稳定、使用者付费优先,收费定价机制合理、费价调整机制灵活,政府支出责任明确、项目风险分担合理。王一宏说,《实施意见》的出台能够使筛选的PPP项目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更容易实现投资回报。

   

      除此之外,四川省财政厅还配套出台了《四川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办法》,按照“归属重点领域、项目特质明显、采购过程规范、权责关系清晰”的要求,规范实施项目征集、储备、推介、示范工作,对PPP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建立项目推进长效机制。

   

      扶持政策推进项目落地

   

      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增强融资可获得性。为积极构建叠加支持的政策体系,四川省设立综合补助资金直接补贴项目融资成本,对全省示范项目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获得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给予项目单位按不超过同期银行基准利率50%、不超过3年的贴息补助;对全省示范项目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项目收益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实现融资的,给予项目单位不超过同期银行基准利率50%、不超过5年的费用补贴;根据市县政府推进PPP工作的整体绩效,给予定向财力补助。设立投资引导基金间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省财政首期出资10亿元,预计总规模将达到50亿元以上,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入、融资担保等多种方式支持参与PPP项目建设。

   

      王一宏表示,为推进PPP项目实施,四川坚持三大原则,即市场能够平衡的项目交给市场做;市场平衡不了的项目通过价格调整或政府采购去平衡;对一些投资量很大而保证不了基本合理收益的项目,通过资源组合配置的方式来平衡,保障社会资本获得长期稳定的合理收益。

   

      创新推进模式形成合力

   

      在推进的模式上,四川省也在积极探索相应的路径。

   

      一方面,四川省建立了由财政和发改委共同牵头,交通运输、环保、住建等20个部门参加的PPP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其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健全PPP政策制度体系、推动项目实施;发改部门主要负责做好PPP项目整体规划、建立联评联审机制;各成员单位负责推广本行业PPP模式运用,配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通过理顺工作机制,破除各自为政,形成了共推项目的合力。

   

      另一方面,综合信息平台的搭建使PPP项目的综合信息更加透明。该平台建立了各级政府的纵向信息报送制度,定期报送PPP工作的推进情况,推广成功经验,及时解决PPP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四川省还建立了咨询服务机构名录,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用,提高市县PPP项目推进整体质量。

   

      截至目前,四川已签约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整合资源,创新开发模式,重点在市政公用、交通、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教育、养老、公共租赁住房等领域以点带面大力推广PPP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