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迈向注册制,中国股市显自信

  • 发布时间:2015-12-11 04:29:24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蒋卫阳

  国务院常务会议9日通过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相关决定草案,自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在提速,它必将对国内股市基本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相关决定草案,无疑体现了《建议》的精神。

  曾有境外媒体在今年夏季国内股市暴跌之后,信誓旦旦地表示,中国股市正在走回头路。而注册制度的加快推行,则以事实纠正了这些偏见,它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不仅没有停步,而且还正在迈向新的广度和深度。

  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在欧美及香港等地成熟的证券市场,股票公开发行均采用这一制度。

  与此相对照,国内股市从设立之初就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核准制。虽然核准制在中国股市发行的起步阶段也曾起到过相应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内股市的不断发展,核准制日益显露其与实践不相适应的一面,不利于股市形成资源配置、优胜劣汰的正常机制。

  现在又到年底了,你去看吧,国内股市一年一度的ST股“保壳摘帽”大战再次上演,一些ST股(被特别处理或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为避免被终止上市,纷纷祭出“杀手锏”,什么资产出售啦、资产重组啦、大股东支援啦,各种“利好公告”应接不暇。而一些散户甚至包括部分机构投资者,也在追风而乐此不疲,试图从中博得个“乌鸡变凤凰”的结果,赚取高额收益。

  事实上,ST股中能真正“乌鸡变凤凰”的只是一部分,而不少ST股更是多年来就已丧失活力的企业。2014年10月,证监会就已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并于11月16日正式实施。可这些ST股为啥还这么抢手?说到底就是拜核准制所赐:拟上市企业要经过漫长的上市排队和繁琐的审核流程,致使A股“壳资源”稀缺。一些“僵尸企业”占用了资本市场宝贵资源不说,还待价而沽,严重扭曲了市场功能;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市场炒垃圾股的非理性行为。

  而在注册制下,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壳资源”不再稀缺,市场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优质企业可以源源而来,谁还会稀罕这些“僵尸企业”?

  在国外成熟市场,股市与经济状况是高度关联的,而反观国内股市,很多时候并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何也?这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与上市企业良莠不分有关。

  核准制客观上也为股票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寻租现象提供了便利。不少上市企业都有不菲的发行费用,其中一些用到哪,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金融领域今年以来已有包括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前处长李志玲、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和前主席助理张育军在内20余人被查,就充分证明寻租现象的存在。注册制改革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甚至消除寻租现象。

  有人担心实行注册制,将来股票供给多了会不会给股价带来影响?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俗话说得好:“池小养不了大鱼。”过去,由于国内股市的局限,一些颇具成长性和代表性的中企辗转海外上市,不仅增加了费用,也让国内投资者失去投资良机。而实施注册制,企业上市大为便捷,证券市场规模壮大,也为“蛟龙”一展身手提供了足够的腾挪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指出,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有关部门将制定相关规则,在公开征求意见后实施,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而证监会也强调,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对此,市场显得有信心,10日当天A股表现平稳。

  看来,拟推注册制,中国股市已经显示出了自信。不是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