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小黑屋11人”到6亿用户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33:26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5年前才上线的微信,无疑已经改变了不少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做这个产品?他们如何能够不断“生产”创意?靠什么俘获用户的时间?记者走进位于广州的微信总部,以寻找“微信力量”背后的“创新密码”。 ■新华

  从11名研发者

  到6亿用户

  微信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1亿,只用了433天,而第二个1亿耗时仅4个月。

  位于广州海珠区的TIT创意园,处处是绿树掩映下的红砖屋,一些被留作装饰的废旧机器告诉人们,这里曾是广州纺织机械厂的厂房。拥有6亿用户的微信总部便设于此。与一般大公司在一栋写字楼里不同,微信员工分布在6栋挨着的“大厂房”里。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过去的厂房楼层比较高,给人的感觉很开阔,很多同事在这里天马行空地‘生产’着创意。”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总经理胡仁杰说。

  一栋办公楼大堂里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球在线用户的数据,代表用户的一颗颗小星星密密麻麻地“点亮”了世界地图。10月10日3:19:,记者在这里看到,全球同时刻在使用微信的用户数是3亿多,除了3亿中国用户,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还有数千万用户同时在线。

  这一切源于5年前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一个11人的小团队。作为其中一员的微信基础产品部设计总监翁乐腾告诉记者,2010年下半年,一个手机即时通信应用(SNS)的小团队开始投入研发。不到4个月时间,微信1.0版于2011年1月上线。又4个月后,标志性的语音聊天功能的2.0版发布。

  当时,国内外都不乏同类的手机应用,有启发创始人张小龙而开始微信研发的Kik,也有国内比较早提供免费发短信服务的米聊。由此,微信上线之初,还未逃离“腾讯式抄袭”的骂名。

  当“摇一摇”和“附近的人”两个新功能推出后,微信开始区别于其他手机通信应用,也把竞争对手逐步甩在身后,业内甚至当时就已判定其他同类软件的“死亡”。

  朋友圈的推出,让微信从此站稳了“江湖地位”。在这一版本发布3个月后的2012年7月,微信用户突破2亿。此后,伴随着公众号、微信支付和小视频新功能的推出,微信的用户数以几何级数攀升。

  如今,一块用巨大的黑色铁板铸成的Milestone(里程碑)立在创始人张小龙所在的办公楼下,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微信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1亿,只用了433天,而第二个1亿耗时仅4个月。到2015年二季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6亿,公众号超过1000万个。

  微信也成为一款中国自主推出的国际性应用,目前有着20多个外语版本和几千万海外用户。在竞争残酷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微信的异军突起被认为是业界的一个“传奇”。

  永远的“测试版”不伤害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断打磨出来的。

  创始团队成员之一的微信基础事业部开发总监陈岳伟说,“在微信正式发布之前,内部前前后后开发了数不清的小版本,基本上是3天一个小功能、一周一个大功能的更新。发布之后也是beta版(测试版),正如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所说的‘互联网产品永远都是测试版’。”

  朋友圈功能发布前的不断测试,可见一斑。一开始,开发团队选择用英文字母A、B、C来标注版本,可26个字母用完了,都还没有改出一版满意的,于是只能用阿拉伯数字接着标。到产品上线时,内部已测试了34个版本。

  “滑梯文化”背后的

  扁平化团队

  只要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来上班都没问题,给员工尽可能多的自主性。

  提到这些“战绩”和理念,自然要把目光投向甚少在聚光灯下的微信团队。与将厂房改造成办公楼相比,微信办公区设置的多个三楼直通一楼的巨型滑梯更显得“有点例外”,包括马化腾在内的许多高管和微信员工都体验过这种“畅快”。这个与大公司显得有点“画风不搭调”的装饰恰恰是微信“活泼”风格的体现。

  随着微信的发展壮大,团队从创始之初的11人增加到如今的1400多人。然而,这么大的团队依然保持着创业团队的面貌:平均年龄27岁,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

  为了保持开发者与用户群的“同步”,除了整体年轻之外,这里还大量招聘使用90后实习生,并作为未来团队成员的后备军。“可以说,90后在驱动微信新产品的进展,如果用户的主流人群不喜欢,你就可能很难活下去。”胡仁杰说。

  为了适应年轻人的节奏,微信团队不打卡、不坐班,实行弹性工作制。如果上午十点钟你来到办公区,可能见不到一个员工。午饭后,这里才开始忙碌起来,晚上更可能是灯火通明。

  “不是鼓励加班,也不鼓励‘夜猫子’,弹性工作就是告诉员工,只要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来上班都没问题,给员工尽可能多的自主性。”腾讯集团公关部助理总经理张军说。

  精准匹配资源防止“营养过剩”

  用户达到1000万时还是原先的十来个人在做这个项目。

  当“微信是如何立项的”这个问题被抛给微信团队时,他们感到很“错愕”,甚至不明白何为“立项”。出乎一般想象的是,这个惊动了腾讯公司高层的决策,并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在当时腾讯广州研发中心所在的南方通信大厦一个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11个创始团队成员就开干了。除此,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支持”。

  创始团队成员翁乐腾说,“微信其实是腾讯公司内部的一个创新创业产品,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冲出来的。”在微信用户不断攀升后,微信团队才得以逐步扩容。用户达到1000万时还是原先的十来个人在做这个项目,用户突破1亿时,团队才增加到100人。去年5月,腾讯集团成立微信事业群,合并了一些其他业务到微信团队,这时增加到700人。

  “不会匹配超越现有市场状况的资源”,这一原则贯穿于微信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项目中。摇电视项目源于微信的创新1组,当时只有5个人。成员之一的冯岳告诉记者,去年10月与湖南电视台谈合作时,团队增加到八九个人,到2015年春晚面对数亿用户时,也只增加了3个人。目前这个团队维持20人左右,业务范围则覆盖了全国400多个电视台。

  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总经理胡仁杰说,在微信团队,不可能出现上一个新项目,一下子就配几百号人、各种财力、物力资源“重仓”投入的情况。市场经验表明,匹配超过现有市场状态的资源反而会导致“营养过剩”,所以微信坚持的是动态资源匹配,当一个新项目显露出市场前景时自然会有更多资源投入,反之,就会被快速叫停。

  “小黑屋”里的小步快跑

  几乎所有的墙面都用特殊材料做成了可写可擦的“小黑板”。

  微信创始团队如今被内部称作“小黑屋11人”。这是对起步时工作环境的一个形象说法:原是一间会议室,编程、UI(用户界面)、产品等各个环节的同事把电脑都搬进这个房间,在一起工作。“背后的理念是快速沟通、平等沟通、快速决策。”微信基础产品部开发总监陈岳伟说。

  他们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晚上11点聚在一起讨论前一天的方案直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同步”,就是把讨论后的方案周知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同事;接下来就是把想法做出来,体现到产品体验中。针对做出来的demo(样品),继续下一个如此的循环。

  一个小细节反衬了这个团队对快速沟通的极致追求。在微信的办公区,记者经常看到,三五个人围着大平面的立柱讨论。这里几乎所有的墙面都用特殊材料做成了可写可擦的“小黑板”,团队成员随时随地可以在墙上写出沟通要点,或者直接画出UI的设计图。

  朋友圈被认为是微信最成功的创新之一。谈及开发之初的情景,翁乐腾说,“我们很推崇‘小黑屋’的做法,从启动到上线不到5个月时间里试验了数百种想法”。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界,小步快跑为微信赢得了生存空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