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省工行的“三变”

  • 发布时间:2015-12-10 04:32:47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杨世智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小微企业融资不难、融资不贵,则是我省在推动金融创新中一直努力探索破解的一个课题。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在实践中,不仅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当作一项国家政策执行,也将小微企业视为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去开拓,不断探索创新,使得这个过去在工行人眼里“要我做”的政策市场,如今变成了一个“我要做”的常态市场。

  变“抓大不抓小”为“抓大不放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四个大型国有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工行,因为抓大放小的“二八定律”的存在,主要是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服务,很少跟小微企业产生交集。

  工行也有过如此选择,将服务重心放在三大领域,即大企业、大行业、大项目,把小微企业市场让给地方银行机构,推动银行业错位发展。

  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人们的预想进行。

  一方面,进入大企业、大行业、大项目领域的并非只有一家银行,结果导致“三大”市场过度竞争,贷款利率经常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降5%-10%,使得银行机构的议价能力大大下降。同时,也因为大银行对“三大领域”的经营偏好,县域地方政府为了调动银行业支持当地发展的积极性,选择将财政资金存入贡献大的银行机构,导致县域存款在大银行中所占的份额开始下降。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市场的重要性开始显现,被概括为“98765”,即:中小企业数量占据了工商注册企业的90%以上,并提供了80%就业岗位、70%的创新,创造了60%的GDP、50%的税收;相比之下,其融资市场却是求大于供,导致资金价格远高于“三大”市场,有的银行甚至将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60%,收益颇丰,潜力无限。

  “基于上述原因,工行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开始从原来的‘抓大不抓小’变为‘抓大不放小’。这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省工行小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王多祥说,2009年,省工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开始全面介入小微企业市场。近几年,该行经过探索,不仅在工行系统内率先成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实现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全流程、一站式办理,还补齐了当初撤消的29个县级营业机构,并在各市州二级分行设立了10个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中心,以专职、专业人员和专属产品专门拓展小微企业这一专业市场。

  实践出真知。据统计,目前,省工行来自小微企业领域的收益已占到全行总收益的近1/3,成为该行不可或缺的收益来源。

  变“坐等客上门”为“找上客户门”

  改变的不仅是经营结构,还有经营观念。

  “坐等客上门”是相当一部分工行工作人员过去曾持有的观念,认为在求大于供的市场关系中,工行“酒香不怕巷子深”,不怕没客户。但在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过程中,他们却发现这一“老经验”并不可靠。因为坐等上门的“客”,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工行是他上门寻求贷款的第一家银行;另一种可能是,他已经被N家银行拒绝,现在又到工行来碰运气。对于第一种情况,双方还有谈下去的可能;第二种情况,则说明“上门客”不具备银行放贷的条件,有很大的风险。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省工行的做法是变“坐等客上门”为“找上客户门”,化被动为主动,寻找符合放贷条件的小微企业。于是,工行人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众多以前不曾光顾过的小微企业之中,从陇东高原到甘南草原,从河西走廊到陇南山区,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

  陇西堂药业是一家从事中药材收购和销售的小微企业,因为规模小,又没有抵押物,成立之后基本上都依靠自有资金运转。但2011年,在购买了100多亩土地之后,仅靠企业自有资金已没法维持高效运转。正在企业发愁时,工行陇西支行找上了门,并在经过调查之后与企业签订了一份网络循环贷款合同,两年之内,企业可以在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内随用随取,而且抵押品有效期达5年,不用贷一次款做一次价,极大地节约了企业财务成本。工行陇西支行的做法,很快在当地小微企业尤其中药材企业中引起了反响。如今,该行49户小微企业客户中就有20户是中药材企业,而这20户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3.5亿元,占小微企业贷款总余额的50%以上,户均达到1750万元,今年新增贷款就达5000万元。对此,工行陇西支行行长张建军深有感触地说:“好客户不是等来的,而是找来的。”

  截至目前,省工行系统已拥有小微企业客户数3700多家,占所有企业客户总数的近九成,其中2300家企业贷款额度超过3000万元。于是,用王多祥的话说,就是“再差的行业也有好的企业,再好的行业也有很烂的企业。”

  变“以押品定贷”为“以信用定贷”

  无抵押、没担保是很多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其本质则是企业无法用别的方式来为自己增加自己的信用。在实践探索中,省工行围绕企业增信这一核心,突破“以押定贷”的固定思维,想方设法为小微企业增加信用,来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品定贷”就是省工行为小微企业增信的措施之一,“三品”即产品、人品、押品。看企业产品,就是看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产生现金流,有无市场前景;看人品,主要看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在行业内的口碑和信用记录。在产品、人品皆好的基础上,有抵押品更好,贷款期限可以放长一点,没有则短一点。

  “群体定贷”是省工行为小微企业增信的另一个措施。这里的“群体”,可以是一个专业市场,也可以是一个工业园区;可以是一个产业集群,也可以是一个商圈某个商会。凡是可以为小微企业估值的生态环境,都可以被省工行视为一个“群体”,以“群体”的信用为企业“个体”增信,反过来“个体”的发展又来推动“群体”的壮大。通过这一措施,一方面,省工行将大企业上下游的小微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地方特色产业、名优产品生产企业,以及旅游文化企业纳入了重点支持范围;另一方面,则针对不同的“群体”资金需求的特点,创新推出了小微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小微企业银政通业务、小企业经营型物业贷款、小企业财账户卡透支贷款、商会“资金池”担保贷款等10多种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同时,省工行还通过规范收费品种和标准、减免部分收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变“以押品定贷”为“以信用定贷”,创新的本质是突出了企业的信用与贷款之间的匹配程度,核心是企业的发展能力。截至今年9月底,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6亿元,占到了整个企业贷款余额的四成左右,连续5年位居全国工行系统前10名;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增速位居全国工行系统第一,全省同行业第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