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六职 独董忙得过来吗
- 发布时间:2015-12-02 09:14:3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由于在6家公司兼任独立董事收取报酬未向组织报告,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刘亚在昨日被免职。也正因为此,引进资本市场已有十多年的独立董事制度再度引起热议,这个包含了官员、学者、律师等职业的精英群体在不断扩大。然而他们并没有给公司的治理结构带来多少福音,反而烙下了不独、不懂、不勤、不廉的诟病。11月初,教育部一则规范干部兼职的通知更是引发了一轮校领导独董的辞职潮,有市场人士不禁要问,独董的作用如花瓶,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违规兼职独董被免职
昨日,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亚和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汤谷良违规兼职取酬被罚的消息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关注。
据了解,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刘亚在6家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取酬126.6万元。由于多处兼职并未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申报,刘亚因违反党纪被教育部党组给予了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去党委常委、副校长职务。而同样在4家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却隐瞒报酬的汤谷良也被处以了严重警告以及降职的处分。
资料显示,刘亚除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担任副校长外,还是该校的金融学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被罚消息传出后,该校网站第一时间撤消了刘亚在官网的简介。
对此,有网友戏称,又是领导又是教授的,还担任着这么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钱拿得过来,事管得过来吗?
而在刘亚因多处兼职独董被查的同时,一波高校独董辞职潮正悄然涌起。11月20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独立董事姜玉梅因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请辞,资料显示,姜玉梅为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学院执行院长。随后,更是有多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独董辞职公告,而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仅在进入12月的两个交易日内,就有17家公司独董请辞。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轮辞职潮或与教育部在11月初一则《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有关,而这也是继中组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后的第二波辞职潮。
近百名独董顶格任职
在市场人士看来,刘亚的问题不仅仅是兼职取酬未上报那么简单,同时担任6家公司独立董事也违反了相关规定。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指引》要求,独立董事的连任时间不能超过六年,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独立董事兼任5家以上上市公司的现象并不罕见,目前仍有个别人士在6家甚至7家上市公司兼任独董。资料显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夏成才目前兼职的上市公司家数或已超过6家。
在今年5月登陆创业板的聚隆科技曾披露过公司独立董事夏成才的简介资料:夏成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成本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着司尔特、东湖高新、安琪酵母、康欣新材4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以及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理事等职务。而在湖北能源以及宜华健康的独董任职资料中,也出现了夏成才的名字,且出生年月与聚隆科技所披露的时间相同。同时,湖北能源以及宜华健康的独董夏成才同样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职。
而除了违反规定身兼多职外,顶格任职的独董更是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任职上市公司超过5家的独立董事已经接近100人,而同时在4家以上公司担任独董的更是超过了200人。
不勤不独饱受诟病
虽然身处多家公司董事会,但这些独董能否真正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好说。
独立董事起源于美国,该制度的设计目的在于防止股东及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损害公司整体利益。2001年,证监会发文要求各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发展十多年来,独立董事似乎并没有起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效果。近些年来,关于独董的“不廉”、“不勤”、“不独”、“不懂”甚至“花瓶”的质疑更是从未断过。很多独立董事无暇顾及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领了固定的薪酬后,只是象征性地出席股东大会,部分独董甚至连股东大会都不现身,只是打电话应付。例如上海医药就曾因为3名独董全部缺席而收到上交所的监管函。
而除了部分独董不作为外,没有发言权也是造成目前独立董事制度没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在上市公司数以万计的投票表决中,独立董事的反对票可谓凤毛麟角,有些公司甚至还出现了独立董事先投反对票后弃权的情况。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天目药业两名独董郑立新和徐壮城,由于两人对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以及财务决算报告投出了反对票,被公司以“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不符合天目药业独立董事资格”为由罢免。
“根据相关规定,独立董事除享有董事的一般职权外,还拥有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事先认可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等权利,然而,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行使上述职权的独董并不多。”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独董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中小投资者的代言人而存在的,向大股东‘一边倒’的独董并没有多大意义。”(记者 马元月 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