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乡村释放生态红利
- 发布时间:2015-11-14 08: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来自住建部的消息显示,在2014年进行的首次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普查中,浙江省德清县在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位列第一。
近年来,德清在“多规合一”的契机下,以改善环境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治理常态化。全县151个村的1751个居住点规划撤并到229个;农村和美家园建设实现全覆盖:“一根管子接到底”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盖率达100%,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境管理,实现了垃圾收集覆盖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个100%;建成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带等4条农村道路沿线景观带。
德清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的缩影。德清的变化得益于浙江一项历时12年的农村整治行动。曾几何时,“室外脏乱差”“垃圾污水随处流”是浙江省农村环境面临的“顽疾”。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农村在人均收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的同时,也长期面临生态难题。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从改变农村“脏乱差”入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以此拉开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在此期间,浙江投入资金超过1200亿元,对2.6万个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89%。
随着“千万”工程不断推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从盆景变风景,实现从“建设乡村”到“经营乡村”的成功跨越,也为我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浙江经验”:串点成线,连片整治;因地制宜,分类治理,不搞千篇一律和“一刀切”;提升整体,尊重差异,建升级版农村,而不是缩小版城市。
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红利逐步显现。“千万”工程让农村重获美丽宜居的生活家园,也找到了发展的新思路。农家乐乡村旅游成了浙江农民新的“生财”之道。目前,浙江共创建1100多个农家乐集中村和特色村,农家乐经营户达1.45万户,营业收入达175.36亿元。
浙江探寻“经营村庄”科学发展的新路,乘数效应明显。竹乡安吉发展“生态+文化”模式,中张村的农耕馆、尚书村的耕读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南浔和吴兴地处平原水乡,大力推广“农庄+游购”模式,农庄成景点,园区成景区,农副产品成旅游产品,顾客亦是游客,实现了旅游和农业的深度融合。2014年,浙江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0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如今在浙江,美丽乡村带来了生态红利,生态红利又催生了生态自觉。很多乡村白墙黛瓦、一尘不染,农村脏乱差的生活陋习、公众破坏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经济日报记者 黄 平 通讯员 徐燕飞)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