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 更富 更文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 发布时间:2015-08-11 11:16: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的乡村记忆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乡村的未来又在哪里?
当我们走进浙江,看到那些散落在青山秀水间的村庄,看到那些干净整洁并配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庭院,看到那些被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古村落,看到那些在家门口“有工做”的农民,就会找到答案。
10多年的努力,从示范引领,到普遍推进,再到深化提升,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地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起步,不断拓展建设内容,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格局,终于将脏乱差的农村,变成了更漂亮、更文明、更富裕的“美丽乡村”。
从环境改造开始
8月1日,天气异常炎热,坐落在莫干山脚下的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却是一副清爽的模样。村道两旁高大的水杉撒下一片阴凉,农户的庭院里也多绿意盎然。更重要的是,不管走在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厨余垃圾收上来就运到垃圾利用站做成肥料,这些塑料棚里种的蔬菜有些用的就是这些肥料。”村支书孙国文带着记者来到离村委会不远处的村垃圾资源化利用站,“以前的五四村也是垃圾遍地,一到下雨天,污水淌得到处都是,现在都集污纳管,城乡一体化集中处理了。”
这些变化都源于2003年开始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浙江首先把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作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清理露天粪坑,改造简易户厕,推行统一进厂处理、村域生态处理等污水处理办法,提高农村污水达标排放率。
在这场乡村整治的过程中,浙江充分尊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现实,从第一次“千万工程”现场会开始,就提出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搞“一刀切”,而是把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按照“培育中心村、保护文化村、搬迁高山村、改造城中村”的思路,确定了200个省级中心镇、3468个中心村、1.6万个保留村和1122个历史文化村落的村庄布局。在此基础上,又因村制宜,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为了保证资金投入,10多年来,浙江省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约为1500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占比达45%,省财政每年还安排1个亿的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创建的以奖代补。按照“村庄整治建设的点定在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的思路,大力推进各方面工作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除此之外,浙江还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推行了“村集体主导、保洁员负责、农户分区包干”常态保洁制度,建立了政府主导、集体与农民共担的保洁经费筹措机制,开展“庭院、村庄、道路、河道”等点线面结合的综合保洁工作。
正是由于抓住重点、有序安排、资金保证、制度支持等几大方面有效推进,加上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到2014年底,浙江全省97%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80%以上农户实现无害化卫生改厕,36.5%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户受益率80%以上),94%的建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建设,已有46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开创了中国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由浅入深持续推进
绕过美丽的凤凰水库,开车行不多远,便到了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
顺着地势而上的古老的街巷里,小水渠里的水清清的,沿着每户农家的房檐缓缓而过。一间收拾整洁的堂屋门口,两位上了岁数的村民正在清洗刚摘下来的观音柴的叶子,准备做观音豆腐用。
“老百姓洗菜、淘米,都可以用这些水,很干净。”村妇女主任叶牡丹跟记者说。
水是万物之源。对于乡间的人们来说,又是何等重要。然而就在两年前,新光村的水却少得连脚都洗不成。
“一个总共不到200户的小村庄,水晶加工点就有300多个。一边磨一边用水冲,磨下来的粉末就顺着这些小渠流到河里去了,水都是白色的。”村里一位老人对记者说,“你看这些老房子,原来都是加工水晶的地方,墙壁上全是白白的粉末。现在村里一户水晶加工点都没有了,水也变清了,大人孩子也敢下河洗澡了。”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显然不是搞搞卫生那么简单。它还关系到很多人的生产和生活,以及一方产业的转型升级。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也正是这样一个由点及面、由浅到深的过程。
2013年,浙江省正式启动了“五水共治”(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行动。这也是浙江省全面治理环境、倒逼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为重点突破首要任务的“治污水”,主要先从“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做起。清三河就是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两覆盖就是力争到2016年,最迟到2017年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两转型就是抓工业转型和农业转型。
浙江治水首先在浦江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个江南小县,域内溪流众多,曾以水清扬名。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水晶加工、绗缝、挂锁生产集散地的形成,遍布全县的小作坊将浦江县的一条条清流变成了“牛奶河”“臭水河”。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而另外一面,全县38万户籍人口中,就有20万人与水晶产业链有关。
“中看”还要“中用”
8月2日,记者在安吉县天荒坪余村见到了胡加兴,他从自家开的农家乐里取了一杯“六月霜”熬的凉茶给记者。
“以前村里炸山采矿,办水泥厂,门窗关着屋里都一层灰,好几个村都受到污染。而且水泥厂对人身体伤害也比较大,每天下班回来就跟从煤窑爬出来似的。”胡加兴告诉记者,2008年余村借助县里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建成精品村,水清了,山绿了,他就试着买了50条橡皮艇开始做乡村漂流,没想到下水没几个月,就引来上万名游客。去年,营业额竟达到了220多万元。
美而不富不为美。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浙江始终考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美丽乡村发祥地的安吉县,便是第一个推行“经营乡村”的县。
2010年,《安吉经营乡村行动计划》出台。在这个计划中,安吉准备创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县域4A级景区,产业上创新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发展模式,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实现产业联动、城乡互动,最终实现“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
“经营乡村”让农村发展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思路,找到了办法。2014年,仅农家乐旅游一项,安吉就接待513.4万人次,旅游收入11.4亿元。农家乐的发展,还有效带动了一批如安吉白茶、高山蔬菜、蚕桑、特种水产养殖等农业基地和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笋干、高山蔬菜、山核桃、板栗等系列农副产品的销售。
除此之外,绿色产业产生的聚合效应也逐渐显现,全球首个域外凯蒂猫主题乐园和乐翻天欢乐风暴入驻安吉,并于2015年7月相继正式营业。“大年初一”风景小镇、省自然博物馆、上海电影集团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戛纳电影城等一批项目在安吉落户。
如今,浙江的美丽乡村已经由“经营农村”向品牌建设转变。
目前,浙江各个县市基本都有品牌命名。如阳光温岭、金色平湖、自在舟山、潇洒桐庐、人间仙居、幸福长兴、秀山丽水、田园秀洲等等,不一而足。县以下的乡镇、村也不甘落后,纷纷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品牌建设。临安市28个精品村各有不同称号,如板桥镇上田村是“茶香竹海、文武上田”,天目山镇天目山村是“大树王国、天目人家”,让人对其特色一目了然。
在品牌引领下,各县市结合自身特色资源,进一步对产业发展作出战略选择。如在杭州,西湖休闲观光、余杭乡村旅游、富阳运动休闲、临安农家避暑、建德养老保健、桐庐古风民俗、淳安运动度假等各有特色。
数据显示,浙江自2006年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统计制度以来,游客接待量和营业收入已连续9年保持在23%以上的高增长率。去年,浙江近1.5万家农家乐经营户,共接待游客1.75亿多人次,营业收入超175亿元,成为浙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乡关何处是,两桨桥头渡。千古江南,怡情处,碧泉幽谷,稻香小路。”从乡村环境的初步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再到“乡村经营”走向品牌经营。浙江的乡村在留住了绿水青山,打造了干净整洁的环境基础上走向了经济发展、农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这样的乡村,让城乡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阵痛是难免的。最终,浦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了水晶加工点1.9万多家,全县水晶加工户从两万余家减至1300多家;关停印染、化工、造纸等污染企业300多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畜禽排泄物100%零排放和全利用。全县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25条“黑臭河”彻底消灭。
在浦阳江治水探索和各地治水初步实践的基础上,2014年,浙江“五水共治”攻坚战在全省全面打响。
整治河道,领导挂帅。全省大到八大水系,小到村前溪沟,条条河流都有各级干部担任“河长”,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治水责任落实到市、县、乡、村、户各环节,形成从水中到岸上,从保护到建设,从政府到百姓的立体化、全覆盖、兼顾当前和未来的治理格局。为保证治水资金,2014年省财政投入资金达90多亿元,积极发动各地“五水共治”捐款近20亿元,除此之外还把大幅削减“三公经费”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治水。
2014年底,浙江提前消灭6500公里垃圾河;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验收4660多公里。浦江等9个县(区)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
留有自己的文化与味道
永嘉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在楠溪江流域散落着200余座古村落。对于这些古村落,这些年累计投入抢救性资金两亿多元、拉动社会投入3亿多元,打造成了“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迈进这孕育着乡土文明的土地,迈过老屋里那高高的门槛,感受着历史与田园交互的味道,总能收获一份宁静与安详。
农村之所以为农村,不仅因其与城市相比,农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其具有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浙江在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让农民过上高品质现代化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独有的文明传统和传统“DNA”。
浙江首先掌握了全省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基本情况。其中古村落690个,自然生态村落136个,民俗风情村落145个。紧接着出台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若干意见》,制定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3年以来,浙江每年启动43个保护利用重点村和217个保护利用一般村,按照“一年成形、二年成品、三年成景”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浙江还专门制定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资金、土地扶持政策,对重点村,分别给予每村500万-7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一般村,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市、县三级用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专项资金就达9.29亿元。明确各地当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满足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际需要,对重点村,省里每村给予15亩建设用地指标支持。
政策就是杠杆。浙江的这些举措明显地扭转了历史文化保护的被动局面。原来未加珍视,甚至弃如敝履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一些古村落、古建筑,一夜之间成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随着一批批依据山川地形、日月风水、文化取向而布局的村落型制得以保全;随着一批批规模庞大、型制复杂的祠庙殿宇,巍峨高耸的门楼,参差有序的马头墙得以修复……浙江的美丽乡村,真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