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消费者“累觉不爱”?

  • 发布时间:2015-11-10 01:33:52  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陷阱难躲 兴奋褪去

  消费者“累觉不爱”?

  如今最不好抑制的,恐怕就是“剁手党”的“买、买、买”了。可今年,电商和商家为了销量已经“拼了”,而消费者面对频繁的打折、促销、历史低价等等却“乏了”。今年是第7个“双11”,对消费者而言,“七年之痒”幻化为一个问号:网络消费,除了低价,还该有什么?

  “卖家秀”与实际差距咋恁大?

  面对打折,浙江市民黄小姐却没有下手。前几日,她看到有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网络上一些所谓代购的奶粉实际上成本才9元钱一袋,是造假的奶粉通过“保税区”再运出来的。“不知说的是真是假,但总归心里有个疙瘩。”

  去年“双11”前后,国家工商总局就抽检发现,6个电商平台上15个批次的样品属于假冒商品或高度疑似假冒商品。虽然今年阿里推出“正品险”可以假一赔四,可对于一些曾经上当的消费者来说,多少有些“累觉不爱”。

  上海市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管处处长李弘介绍,此前工商部门重点检查了部分网站集中促销活动以来的网页发现,不仅虚假宣传、先提价再打折这样的老问题没消失,还有促销活动公示不到位、规则表示不清晰等新陷阱。例如有商家就优惠奖励称“买一送一,百分百中奖,奖品为iwatch”,但实际上iwatch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小奖品。

  “剁手党”纷纷变成“精明党”

  鸡血打多了,总有一天会倦的。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自然开始逐渐变弱。

  信息在轰炸——从11月初开始,上海白领李女士总共收到了上百条短信,每天都有十来条,不是促销就是推广,内容看起来都把自己当独特的上帝,仔细一看没啥真正的实惠,而且说好的精准推送也不够精准——“我有时候还会收到奶粉和尿不湿的推送,但我还没结婚呢。”

  面对这些无用的促销信息,以及从一年一次变成一季一次的“电商价格大战”,消费者“处变不惊”了,口味也越来越刁,以前随便刷的“剁手党”,早已成为货比三家的“精明党”,从非理智的“冲动消费”中走了出来。

  选择多样:电商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

  随着支付体系的日渐完善,全球商品中国购将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专家认为,如果电商平台和商家将“双11”视作毕其功于一役的“筹码”,寄希望靠消费者的“冲动”过日子,恐怕很容易砸锅。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说,电商必须从单一的价格战中跳出来,进行创意竞争。未来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及服务质量上。

  专家建议,电商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一是可向精细化运营方向转型,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对业务精耕细作。例如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将消费群体进行精准细分,最终实现点对点的推送,真正猜出消费者想要什么、增加其下单的可能性。二是向价值战转型,利用自有商品和服务扩大利润空间,针对价格不敏感人群,推出下单即送达等个性化业务,或降低退货门槛,或和银行合作推出零首付、零利率等。据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