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做客南科大分享治学经历
- 发布时间:2015-11-06 06:34: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秦小艳/文吴铠峰/图)“美国的教育体制不一定比中国的好,应给中国年轻人一些美国启发式教育”;“和同学讨论比在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昨日,93岁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走进南方科技大学,讲述他精彩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令师生们受益匪浅。
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学习机会
杨振宁表示,南科大是他来到的最年轻的一所高校,也应该是未来发展最快的一所高校。从中学时代开始,他讲述了不同阶段的学习、研究故事。说到1942年他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读硕士的那段经历时,他笑着告诉大家,他和同班同学黄昆(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2005年去世)和张守廉(著名电机工程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机系主任)时常在一起辩论,讨论得激烈时声音很大,被同学们戏称为“三剑客”。
“记得有一次我们争论关于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从早上喝茶开始辩论,到晚上回到学校,关灯上床,辩论仍没停止。三人最后从床上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海森堡的《量子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辩论。”他表示,根据他读书和教书得到的经验,与同学讨论是深入学习的极好机会。
美国的不一定比中国好
结束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1946年,杨振宁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
杨振宁表示,在物理学习方法上,芝加哥大学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国内是推演法,在书上学到一个理论,按定律推演到现象。芝加哥大学正好相反,不是从理论而是从新的现象开始,看能不能归纳成一些理论。如果归纳出来的理论与既有理论吻合,那很好,就写一篇文章;如果与既有理论不符合,那更好,因为那就代表既有理论可能不对,需要修改。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中国使用推演法,打下一个非常扎实的根基;到美国,学会多注意新现象,由新现象归纳出理论。”他表示,中国教育哲学讲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教育哲学,有很大好处,也有坏处。事实上有许多知识不是这样学来的,比如小孩学讲话,并不是按部就班,有时甚至不知道就已经学会。
“关于这一点,我给它起一个名字叫渗透性学法,这种学法是中国传统不喜欢的。”他说,很多中国学生对新东西很抗拒,一些听不懂的讲座就不去听。事实上,很多东西第一次听不懂,第二次再听,还是不懂,可是就比第一次多懂了一点,等听到很多次以后,就忽然一下子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杨振宁认为,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中国教育体制不好,美国教育体制好,这是错误的。双方各有各的好,正确的方式是,给中国年轻人一些美国启发式的教育,让美国小孩适当地多做习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