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明确未来五年构建“大国金融”改革方向

  • 发布时间:2015-11-03 21:4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共中央3日正式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其中对金融改革着墨甚多。此间分析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建议有关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显示了中国进一步构建与其地位匹配的大国金融战略意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3日对记者表示,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金融体系仍有待完善。

  “如何构建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大国金融体系,是中国金融改革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从这个角度看,“十三五”规划建议给出了攻克前述难题的改革方向。”徐洪才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中国的大国金融战略有很多基本的维度,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都有所反映,即市场化、国际化、普惠性。

  在吴晓求看来,首先,未来中国的金融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即从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逐步向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转变,到最后以财富管理为主。这就要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产配置中心。此次“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便属于此类改革。

  其次,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与国际化,与之相匹配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吴晓求指出,人民币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结算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未来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亦会水涨船高。

  对此,徐洪才亦表赞同。徐洪才指出,“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等;都属于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就最新的政策安排看,上述措施将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而后向全国推广。其中,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说已进入倒计时阶段,特别是考虑到上海要在2020年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徐洪才说。

  日前,中国央行、上海市政府等机构经国务院同意,联合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计划在上海自贸区利用自由贸易账户拓宽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范围和额度,具体包括: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研究启动QDII2、允许机构和个人投资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以及扩大本外币兑换限额等。

  再次,则是普惠性。吴晓求认为,英美金融体系市场化率非常高,仅凭传统金融就可以实现金融普惠性,但中国因为通过传统金融难以实现这种普惠性,所以互联网金融完成了这样的使命。

  吴晓求表示,故实现大国金融的方略,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推动中国金融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开放,其中,在政策层面上要支持、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很重要。故而“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很有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徐洪才提醒,未来五年,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国际化和市场化,相应的风险可能更频繁地出现。故而“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是题中之义。

  “但这并不意味着打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框架,毕竟这与当前银行控股、各子公司法人风险隔离的金融现状相符。未来可能应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考虑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性。”徐洪才说。(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