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穿越8000年 探究小米起源之谜

  • 发布时间:2015-10-30 01:30:5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兴隆沟聚落遗址,1500多粒炭化植物种子——这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小米遗存,不论是年代还是种属鉴定都确定无误,这让我们有机会在解开小米起源之谜的道路上往前跨越一大步。

  “小米起源于中国”,这一观点如同“中华文明延续5000年”一样,似乎是个尽人皆知的结论。但如果没有充足的论据来证明,也就只能算是个猜想吧!更何况小米起源于何时、何地?如何被人驯化种植的?还有许多谜团需要解开。

  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科技研究所所长马丁·琼斯一直致力于世界农耕文明的研究,小米起源也是他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2003年,当他通过媒体得知,中国的一项考古发现可能会改写世界小米起源的历史时,他带领团队来到了中国。那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的发掘刚刚结束。

  1500粒炭化粟穿越8000年

  在兴隆沟聚落遗址发现之前,关于中国小米的起源问题,学者认为可能的三大区域为西辽河流域、太行山东麓、黄河中游。而敖汉正好处于西辽河流域。据《明史》记载,敖汉曾是“沙柳浩瀚,柠条遍地,鹿鸣呦呦,黑林生风”之地。

  兴隆沟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距今近8000年,总面积约有5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2001年至2003年,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联合进行了再次发掘,揭露房址约37座,居室墓葬26座,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玉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及文物标本,而最重要的发现当属1500多粒炭化植物种子。

  在对编号F31堆积层内和居住面上的土样浮选后,发现了大约1500多粒炭化粟。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将这些炭化粟和其他地方发现的炭化粟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兴隆沟的小米比陕西鱼化寨要早几百年,而且,与其他遗址的小米相比,兴隆沟小米形态更为进步。

  之后,这一结论也经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进一步验证,经碳14鉴定后认为这些谷物距今7700至8000年,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小米种子,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700年。“由此可以说明,兴隆沟遗址出土的小米应该是独立起源的小米,西辽河流域应该是小米的起源地之一。” 赵志军说。

  植物考古揭示小米演化历程

  作为我国重要的植物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赵志军在兴隆沟遗址发现的炭化粟,让他有机会在解开小米起源之谜的道路上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通过实验室的分类和植物种属鉴定,赵志军发现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黍和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小米遗存,不论是年代还是种属鉴定都确定无误。而这些炭化粟在形态特征上所表现出的原始特性,揭示这些谷物很可能是当地栽培而成的。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刘歆益认为,根据糜子在驯化过程中失去自动脱粒功能这一驯化特征,对自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600年的一系列标本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小米从野生向人工种植的驯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并非短期内发生的突变;从小米籽粒脱离层的性状可以确定,小米尚未脱离野生祖本,至今依然处于驯化进程当中。

  赵志军认为,栽培作物的出现是环境、植物和人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辽河上游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地貌环境的多样性和脆弱性,在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集中了山地、河谷、草原、荒漠、黄土丘陵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

  这些特点不仅为小米野生祖本的广泛分布和进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进一步增强了它们单株种子多产的进化趋向,同时也对人类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人类的行为和植物的特性同时发生变化,在环境的继续影响下和改变后的人类行为的作用下,小米的野生祖本逐步地进化成为栽培作物。

  旱作农业起源于敖汉

  借助兴隆沟人、动物和植物的稳定同位素数值的分析,考古专家发现小米在稍晚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就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食。由此推断,虽然那时人们的食物来源仍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但原始的农业经济已经开始萌芽,炭化粟的发现也证实了距今近8000年前,古人已经学会种植小米来食用了。兴隆沟遗址因此被学术界定为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旱作农业起源地。2012年8月,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敖汉兴隆沟遗址关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证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是一个非常缓慢且不断变化的过程。”赵志军认为,作为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敖汉考古显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农业发展每两千年实现一次飞跃。

  他介绍说,如果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于距今约1万年前,那么距今8000年前后,兴隆洼文化第一次出现显著变化;距今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第二次发生变化;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夏家店文化,是第三次飞跃;距今2000年前后的汉王朝时期,为第四次较大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汉代至今,又两千年过去了,农业生产开始显现出新的发展动态,大量杂交农作物、转基因农作物的出现,表明农业发展正面临第五次飞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长期在敖汉考古一线工作,时任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他说:“长期以来,考古界对南方稻作文明有深入研究,而对北方旱作农业鲜少关注。事实上,旱作农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必要加强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延续。”

  刘国祥认为,目前的考古发现已确立敖汉旗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史前文化发展脉络,认定史前文化在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取得了不菲成绩,但从考古材料看,仍存很多缺憾。因此,敖汉兴隆沟遗址对探讨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发展意义非凡,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