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互联网为何频演资本大戏

  • 发布时间:2015-10-29 03:29:2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任翀

  近期,国内互联网行业频频上演资本大戏:百度通过换股方式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顺利将携程与去哪儿两家旅游网站都纳入旗下;阿里巴巴给出45亿美元的价码希望“迎娶”优酷土豆,有望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事件; 大众点评和美团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估值超过170亿美元……

  外界都说,互联网行业的资本寒冬即将到来。这些资本大戏,与“寒冬”到底有没有关系?收编或合并之后,是否又有垄断嫌疑?

  不断烧钱因缺盈利模式

  “烧钱大战撑不下去了。”多家互联网企业员工在谈及最近的资本大戏时,都这样对记者说。资本市场的热闹使得互联网行业只要形成一个细分市场,就会出现众多竞争者。当前最热的莫过于O2O市场:餐饮外卖火了,就出现众多订餐平台;在线选座热门,网上订票成为香饽饽;上门美甲、美容、按摩等看似新鲜,但立刻引来成群的创业者……资本市场似乎也不介意同质竞争,各种投资融资让年轻的企业纷纷走上烧钱抢市场的道路。眼下O2O市场乱象,就好比当初的“千团大战”。

  但投资人终究是要看回报率的。烧钱的结果看似提高了知名度,实则仍缺乏盈利模式,这导致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捂紧钱包,不愿把钱投在盲目扩张的行业上。一家规模不大的天使投资机构负责人代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对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投资都比较谨慎,除非能给出有新意的商业模式。”

  易观智库分析师马世聪也表示,烧钱难以持续是不少企业选择被收编或收购的重要原因,“此次阿里巴巴是现金收购,可缓解优酷土豆的资金压力,并为优酷土豆在内容购买、制作方面的加速发展提供支持。”

  行业巨头抓紧跑马圈地

  资本市场开始冷静看待互联网行业,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又为何愿意花大价钱“收编”那些尚没有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分析师唐汹指出,从BAT的发展看,构筑“生态圈”已成为他们下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些行业巨头早就“家大业大”,不介意花钱在一些细分行业“占位”。如果相关行业发展理想,那就花大钱占为己有,如果发展不理想,还可将相关股份出售。

  事实上,早在资本寒冬之前,BAT就开始跑马圈地。例如,阿里巴巴虽从电商起家,但早就不满足网购市场,金融、娱乐、体育、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布局;腾讯的社交能力和游戏产业基础强大,可一直想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上有所突破,在这方面投资大量关联企业;百度擅长搜索服务,但不愿错失线下服务机遇,不仅花钱收购糯米,更是把携程和去哪儿整合在一起。只要分析一下他们的“朋友圈”,就会发现BAT早就突破外界对他们主业的认识。

  在新的生态圈中,BAT的很多新业务或新功能也将有用武之地。温莎资本合伙人简毅举例说,百度用换股方式收编携程,保证了自身在这个由百度、携程、去哪儿三家公司组成的在线旅游利益共同体中的绝对话语权,而旅游业可谓“准刚需”行业,其发展前景甚至超过房地产行业,对百度整个O2O战略落地是重大利好。

  背靠大树能够整合资源

  BAT打着算盘,但被收编或收购的企业,心里到底怎么想?一名携程人士告诉记者:“对我们员工来说,被收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觉得,此前要与去哪儿等进行竞争,两家企业商业模式相似,无非就是谁“烧钱”烧得厉害了,客户资源和商户资源就多一点;烧得少了,又落后了。被收编后,就会减少一些同业竞争压力。

  另一家据说不久后将被阿里巴巴收购的互联网企业员工也告诉记者:“最好早点被收购。”她坦言,目前企业一方面缺钱,另一方面也缺资源。行业巨头毕竟资源比较丰富,如果真被全额收购,不会放任企业一直亏下去。

  但外界也有担心,BAT收编了那么多企业,是否涉嫌垄断?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认为,目前互联网仍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虽然有巨头企业,但各自在细分市场上的份额都不高,离垄断仍有距离。比如,滴滴和快的合作后,业界也曾认为可能出现垄断,可事实上,依旧有优步、易到、神州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市场并没有被滴滴快的一手遮天。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