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寻找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 发布时间:2015-10-27 10:01:20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现在我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跃升的机遇,也面临诸如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承载力瓶颈问题、人口老龄化等经济压力,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如何使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就需要找到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

  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明确我国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驱动力,进一步挖掘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源泉,从而找到我国在未来5到10年中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突破口。根据经济增长率公式,可以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人口抚养比和全要素生产率,即经济增长率=资本的贡献率(约占71%)+劳动的贡献率(约占8%)+人力资本的贡献率(约占4%)+人口抚养比下降的贡献率(约占7%)+全要素生产率(约占10%)。

  资本对我国过去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目前我国的资本贡献已经达到了最大贡献率,在未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较小,虽然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中资本贡献仍然是主要的贡献力量,但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具有持续性和协调性。因此,资本不能成为我国未来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源泉。

  人力资本对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贡献仅占4%,由于基数小,其变化会被其他几个因素所掩盖。因此,虽然人力资本在未来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它也不能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金钥匙。

  人口迅速老龄化和未富先老是我国目前所处的人口发展阶段的两大最明显的特征,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速度减慢及至绝对数量的减少,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造成劳动力成本提高、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最终使我国人口红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所以,在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中,劳动力和人口红利的贡献总的趋势是下降的。

  因此,最好的出路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作为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产业发展基础。

  如何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顾名思义是人、物、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实际上,把社会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中都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全要素生产衡量的是各种要素的投入比率,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全部生产要素加总后的生产率越高,则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越快,并且这种增长更具有持续性。

  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从宏观层面上讲,主要是政府部门发挥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等手段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鼓励技术创新等等。从微观层面,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来提高自身企业生产要素生产效率,最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比如改进生产流程、改善经营管理等等。

  教育因素。劳动力质量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人口红利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支出虽然总量大,但东、中、西部之间教育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继续推进教育公平,将教育投入真正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释放农村改革红利。政府要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营造好的政策、制度和法律环境。真正使农村土地、人口、劳动等要素活起来,形成良性流动和合理配置,具体要做到: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打破迁户口的障碍,打破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鼓励农产品进口,这样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劳动力。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不允许土地买卖,已与产权市场活跃的今天极不相称。应使土地资源自由进入流通市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就要彻底改变我国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的农业现状,加大农业技术的研发、农民素质的培养等。

  鼓励技术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技术主要依赖国外引进和模仿,后来开始消化吸收进行再次创新。为此要提高自身研发和创新的能力。整合科技资源,鼓励个人或者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土壤是机制和环境,应通过坚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专利法来保护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高、投资高、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的活动,如果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创新者,个人与企业将没有动力去进行收益不保的技术创新活动。

  鼓励竞争和打破垄断。要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就要在垄断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允许私营资本或企业可以自由顺畅地进出垄断行业,在市场机制能基本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实施维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保证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合理地参与基础设施领域竞争,在公共性、自然垄断性较强的领域,针对市场准入、价格、服务等方面建立约束市场供求双方的规则。政府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资源留在富有效率的企业,让缺乏效率的企业自生自灭。只有使生产率和竞争力低下的企业退出,整体经济才可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所驱动。同时,无论是对垄断企业还是非垄断企业来来说,只有当企业竞争压力大的时候,它才会认真研究如何改进管理,如何应用新技术。

  (作者系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

动力源(600405) 详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