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将根据经济发展和通胀调控利率
- 发布时间:2015-10-27 06:44:06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就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相关问题与专家学者座谈时表示,利率仍然是需要调控的,对市场利率也要有一定的监督和自律管理。
易纲强调,利率既是资源配置的结果,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同时利率也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微观层面看,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是要一放了之,还是要根据逆周期调控的需要和宏观调控的整体取向,对利率进行调控。“具体讲,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通货膨胀周期,来进行必要的利率调控。”
此外,对市场利率也要有一定的监督和自律管理,要有一定的“牙齿”,对市场上出现的个别不正常现象要进行管理。
随着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货币政策转型有了基础条件,同时政策传导也就有了微观基础,货币政策调控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转向价格型模式。易纲分析,“从微观层面讲,如果利率一直管制,利率都由央行决定,商业银行对央行利率的依赖性就会很强”。在利率放开之初,由于银行对定价研究不够,缺乏定价能力,仍有依赖感。但利率市场化从2004年走到现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理顺要素价格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金融资金或资本的配置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密切相关。易纲指出,如果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角度看,通常考虑的都是资源应该配置给谁,比方说是给城镇化,给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别的领域。“但最根本的,如何配置资源始终还是一个效率问题”。提升配置效率的核心在于理顺要素价格,通过价格机制将社会资金配置给国民经济的高效部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都是最有好处的。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产品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易纲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资源的配置需求已经高度多样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利率市场化了,带动金融产品多样化发展,进行差异化定价,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易纲指出,利率市场化是通向健全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对利率的引导和有效调控,充分预见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稳妥推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文/本报记者 张 忱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