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同是养蚕户,缘何效益两重天

  • 发布时间:2015-10-26 07:32:39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31元、27元、22元……中秋过后,江苏多地秋茧价格大跳水,有的跌至近6年来的最低谷。蚕农踌躇不安:蚕还能养吗?该怎么养?

  频繁波动的价格影响着蚕农的积极性,也加速了行业变迁:江苏现有桑园不足70万亩,而1994年曾达370万亩;今年主渠道发蚕种108万张,比去年下降17%。今年国际市场低迷,高、低档丝每吨价格分别下跌3万元、7万元,江苏出口一降再降。困境中的江苏蚕桑业,能否破茧重生?

  茧价暴跌蚕农收入缩水

  19日中午,射阳县特庸镇王村,58岁的尹佩瑚仍在田里打桑叶,家中晚秋蚕正等着吃桑叶。一周前,收了600公斤中秋茧的老尹满怀喜悦,跑到茧站心却透凉:“31块6!收成上来价又降了,去年这时还能守住40块。”近几年坐上“滑梯”的茧价让老尹揪心。栽桑养蚕20多年,8亩桑园,最好年景能挣六七万元,现在刨去蚕种、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只能勉强挣到3万多元。

  尹佩瑚郁闷,启东市南阳镇小沙塘村陆振祥更窝火:“200多公斤茧,只换回5500块钱,我卖的还是27块钱的‘高价’,别人质量次点的只有22块! ”

  2010年,全省蚕茧价格平均每公斤36元。其后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13年达49元。近两年则一路下跌,去年滑到40元。今年价格跳水严重,除东台富安外,各地价格均在30元上下,启东等地最低价仅有22元。

  “年年降价,蚕农哪有积极性?伐桑年年有,就是硬扛着的500多户,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养。”启东市蚕桑站站长周建辉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启东是江苏的养蚕冠军市,桑园稳定在7万亩,现在只剩4000亩。这次“跌破头”的除了启东,通州、如皋等地也是“2字头”,掉到底了。

  面对农户“还能不能养蚕”的疑问,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沈中元一句“难以预测”无异于一盆冷水:相比浙江、广西等省份,今年江苏蚕茧更为丰收,但茧价下跌厉害。这些年,东桑西移,广西、云南、四川快速崛起,桑园规模占全国前三。彼长此消,与浙江一样,江苏逐年萎缩,前几年是以5%的速度下滑,这两年跌幅超20%。目前,江苏蚕茧产量只占全国10%。江苏一些企业把目光投向西部,如南通、如皋等地的丝绸公司远赴云南,利用那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开拓新的蚕桑基地。

  养蚕机械化程度不足20%

  “太辛苦!蚕大眠前,外面就是下刀子,也得去打桑叶。”东台市安丰镇新榆村吴锡芳养蚕30多年,满手老茧,“骨头都散架了”。去年春蚕得病,老俩口白忙一季。即便这样,当儿子吵着要砍掉3亩桑树时,她又舍不得。

  栽桑养蚕,小型机器并不少。在东台蚕农家,切桑机、伐条机被丢在墙角。“关键要实用。”去年,崔成根买了台电动伐条机,背着五六斤重,用时要从电动车上接电,电线拉到田里只有50米。“省力不省工,也不顺手,第二天我就退了货。”

  “人工采叶、采茧费工费力,传统桑蚕生产机械化程度不足20%,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省蚕种所副所长周成伟分析,与种植稻麦相比,养蚕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市场小,而研发投入多,触不到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兴奋点”。放眼国际市场,同样未见惊喜:一款意大利品牌的伐条机,2万多元一台,进口刀片却拼不过桑枝的韧性,一用就断。栽桑养蚕生产模式亟待颠覆性改革,我省正加快实施“农业三新工程”“科技入户”等项目,在蚕桑新机械、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上加大投入,鼓励更多研发机构涉足,加速新技术普及。

  “有机器我也舍不得买,更不会用。”65岁的吴锡芳喃喃道。省蚕种所副总农艺师许明芬说:“老龄化既阻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也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后劲。蚕桑业要吸引年轻人并非无解,关键要做大规模效益。”

  留得桑园在,好丝不愁没人买

  “富安多高?43块!”茧价走低让尹佩瑚原本“要砍树”,但此时心又痒了。

  在富安镇西场村,崔成根正是老尹所羡慕的人。中秋后,他683公斤秋茧卖了近3万元。“一亩桑园年收入8000块还出头,是种粮的4倍,谁还砍树?”

  同样丰产,崔成根能丰收,缘于龙头企业——全球为数不多能生产6A级以上高档丝的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给力。“这次茧价全国最高。”东台市蚕桑中心副主任贲坤杰说,东台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档丝产地,全球50%的高档丝出自东台。富安以公司+农户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为确保3万订单蚕农的利益,公司实行保护价收购,并拿出利润的30%反哺。

  “江苏茧丝在全国质量最好,所以必须保护蚕农利益。”在富安茧丝绸公司董事长卢克松看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丝绸原料生丝受冲击不可避免。如今国外选用棉纱、麻类等替代品,茧丝绸出口下降50%。但是,在低端市场过剩的情况下,高端市场仍供不应求。“身处市场制高点,我们只有稳桑才能稳住高端市场。”

  “稳住市场并不容易。1996年,茧价腰斩,江苏毁桑近一半;2008年茧价跳水,产量下降25%;去年蚕茧量5.98万吨,较2006年减少50%。”周成伟忧心如焚:蚕桑业已走到能否持续的节骨眼上,现在全省就靠东台、海安、射阳等地苦苦支撑着。“不过,江苏经济基础好,工业底子厚,本地蚕茧60%被加工成丝绸产品,茧丝绸产业链完整。加上平原优势,江苏能产6A级高档丝的不二地位无人能撼。眼下,江苏蚕桑业正处在洗牌期,经历着向产业高端转型的阵痛。”

  在卢克松眼里,未来的蚕茧市场大有希望:“一位法国客商曾问我,你若不干了,我去哪里找好丝做经线?留得桑园在,不怕没市场,优质茧丝绸永远淘汰不了。这次秋茧暴跌过后,全国桑园面积减少30%,明春市场必反弹。”本报记者卞小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