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两化融合也要规划先行

  • 发布时间:2015-10-21 05:31:4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市场热点

  全球知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作了一项统计,自2011年实施两化融合建设以来,从人力、效率等方面来看,两化建设共带来1.6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预计在2015年、2016年,两化建设还会持续为公司创造至少6000万元的效益。

  根据东莞的实际,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实现制造业现代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突破,两化融合在东莞尤为迫切。

  近日,东莞多个产业或企业协会开展了密集的走访企业工作,深度探查企业两化融合。同时,企业之间关于两化融合的互访活动也在企业驻地展开,如东莞新能源科技、华立实业、生益科技等东莞制造业的明星企业都参与其中。在这些标杆企业中,两化融合中的“规划先行”经验屡屡被提及。

  规划先行发挥牵引作用

  作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之一,2004年,总部位于香港的新能源科技在东莞成立子公司,在东莞新能源科技创立之初,信息化运用十分薄弱。东莞新能源科技相关负责人说,在生产环节仅有两个自主开发系统,一个用于采购申请和库存收发记录,另一个用于生产后的数据采集和追溯,其他如物资和设备的采购、产品销售、产品生产、成本分析等,基本都是靠手工作业。

  那时,东莞新能源科技的可充电锂电子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各种终端设备。然而,企业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信息流的速度远低于实际业务流的进程,完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和运作的需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成为企业的必然之选。

  走访中,东莞新能源科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经验。在东莞新能源科技,信息化建设先以采购方式建设基础性的系统平台,解决人、财、物、产、供、销等业务环节的基本需求。同时,整理并平台化企业的业务和信息化流程,扩展研发、工程、生产环节的深层信息化需求,完成信息化建设的完整规划,由自身IT团队先理清基本需求,再引入外部平台商进行升级。

  目前,东莞新能源科技两化融合的各个细节可以说做到了有效的集成,即从销售业务报价、客户信用评估、合同订单评审、销售预测维护、物料需求计算、采购订单下达、物流计价计费、基本财务报表、业务分析报表等都在系统中直接生成,企业的商流、物流、资金、信息达到了高效响应和同步。

  2014年,在全国十大小型锂电池企业竞争力排名中,东莞新能源更是排名第一。东莞新能源科技将其归功了两化融合建设,尤其是规划的作用。该负责人说,有了规划,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根据行业具体特色定制。由规划衍生的IT建设支撑起企业的战略发展,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检验两化建设成败的核心和保障。

  “单单选择系统,我们就花费了一年时间,有规划做牵引,在后来的系统布局上,以ERP为代表的核心平台非常突出,同时形成并不断充实了一支能力极全面的IT团队,让两化融合建设事半功倍。”

  规划催生营运制度

  企业样本各有不同,经验并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是东莞新能源科技的做法也在标杆企业中引起共鸣。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5年的东莞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华立实业做装饰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出口至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装饰材料从订单及制备过程的复杂性导致的生产管理失控问题越发凸显。如物流管理失造成了材料浪费,存货混乱和无数据分析导致生产过程进度无法掌握和交期不准确,成本一直降不下来。此外,车间之间各工序生产协同率低下,沟通效率低,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调配资源浪费以及溯源跟踪的缺乏,拉升了人力成本,实施精益管理及系统化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2013年,华立实业开始实施两化融合,完善“订单-计划-生产-物流-销售-回款-分析跟踪”信息化和智能化管控。

  “在这套高效的信息化平台试行之前,我们先围绕集团的战略目标切实开展了规划,同时制定了一套标准的规范制度保障和队伍建设刚要。”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和制度的共同牵引下,华立首先制定了一套维护好企业制造产品基础数据的方案,例如产品编号、制造产品的结构、制造产品的工时定额等。

  系统上线,公司管理层对平台的依赖度渐高,系统维护压力骤增,项目团队在规划的牵引下,相互支持,用IT运营制度做保障,推动了公司有效运作。

  目前,华立实业已经实现了对产品工艺数据管理智能核心的设计和监理,能够有效根据大量不同新产品的品号智能计算需要生产资料、流程工艺和标准成本,订单实现了智能优化并进行生产单排程,每个产品每道工序的物料成本、设备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实现了精确计算。

  显然,两化建设使华立实业信息沟通和共享的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分析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依据,实现了公司精准快速的决策。据估算,华立实业对信息管理的跟踪和控制,使生产效率提升10%左右。实施两化融合后,集团销售增加约8%。

  两化融合整合多方力量

  东莞产业特点突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推动两化融合单靠企业力量见效慢、效果不理想。《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于上个月颁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与传统企业的深度融合。

  但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来说,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两化融合之路的阶段。一直以来,官方以强化信息化为支撑,贯彻落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建设,围绕“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网络与工业融合创新”、“信息服务机构与工业企业对接”等领域,欲打造东莞“两化”深度融合“信推工程”、“贯标工程”、“智造工程”、“牵手工程”四大重点工程。

  “两化融合就是要整合多方力量,不仅是政府,协会组织,或者企业本身,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两化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专家张元元说,东莞作为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试验区,同时地处广东自贸区的辐射地带,标杆企业互访进一步带动了东莞地区两化融合氛围的聚集作用,为更多的东莞企业参与到两化融合中来提供了多样的样本和经验。

  张元元说,东莞工业发展步入中后期,信息化发展也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基础,但由于两者的核心技术和标准都不是很强,因此在两者融合再创新上,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

  目前,东莞正在实施大数据战略并在深入推进机器换人,一方面加强对东莞市重点企业的大数据管理,为经济运行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利用“科技东莞”专项资金,支持大数据重点和优质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组织实施并资助一批“机器换人”应用项目,建立市镇联动的示范企业和项目库,将重点专项作为工业技改有效投入的重要内容。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进行智能技术改造,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张元元说,两化融合只有抓住了主线才能发挥功效。企业要从战略出发,分析差异化竞争策略,识别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而确定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搞企业要耐得住寂寞

  ■企业面对面

  东莞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剑华:

  作为民营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东莞中鼎检测技术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和亚洲太平洋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成员内互认。有今天的口碑和品牌,中鼎检测也走过了很多曲折的路,还曾一度山穷水尽。

  许剑华是东莞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与消费产品第三方检测者之一。创业之前,许剑华在国企、中外合资企业、乡镇企业均工作过,当过技术员、技术经理、生产经理、销售经理,乃至总经理。

  十年前,许剑华开始自主创业,前瞻性地看中了工业和消费品检测。那时,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对工业和消费品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外资检测机构收费高企,国有检测机构供不应求,均难以满足一般企业的检测需求。许剑华认为,民营第三方检测在未来终将有它的空间。

  许剑华与好友开始策划和筹建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的实验室。考虑到深圳创办公司运营成本高,就将地点选择在具有良好交通优势的东莞长安后又迁至松山湖。

  敢于吃螃蟹的人必然要承受难以预测的风险。检测是技术服务行业,没有实体产品,客户难以了解公司的技术力量。中鼎建立之初,因检测资质认定需要很长时间,品牌的信任度尚未完全建立,业务难以开展。

  2008年中期以后,中鼎检测在业务拓展方面困难重重,进度更不尽人意,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颇有些山穷水尽。那时,许剑华注意到,东莞正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低端的加工贸易型产业向相对高端的科技型产业转变,许剑华决定静下心来,趁机利用这段时间修养,一方面增加检测设备投入,加紧申报更多的检测资质;另一方面建立和打造团队,调整销售策略,塑造品牌。

  一年多的沉寂后,2009年,中鼎检测实现了业绩翻番。不久以后,中鼎检测成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广东省资质认定合格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和亚洲太平洋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成员内互认。

  有了经营团队,有了检测资质,中鼎检测业务开始打开局面,遍布国内多个省市以及中国香港、越南、美国、欧洲等地。期间,身边的朋友不乏赚快钱热钱之人,他认为自己很执着,企业的平稳运行或许也源于这份执着。

  同时,近年来,随着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增多,行业内竞争激烈,检测机构为争抢业务,出现节省成本降低检测质量的情况。一次,一个长期合作、年检测额逾百万元的大客户,在承诺产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要求中鼎越过检测流程为他的产品赶出合格报告。当时负责该项检测业务的员工不想失去客户有些动摇。但许剑华坚决反对,他一边耐心地向客户解释,另一边安排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检测流程操作,连夜加班加点为客户检测产品,确保产品合格方出示合格报告。

  许剑华态度坚决,认为品牌和检测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根基,绝不能为了业务而放弃根基。虽然态度坚决,但是也不乏诚意,最终这个客户没有流失,后来成为了永久合作伙伴。

  从最初的检测推广,到金融危机的蛰伏,再到目前地品牌和质量的笃定,许剑华总结了每个企业家都认同的道理。“那就是,耐得住寂寞,方可细水长留。”许剑华说。

  电动车产业发展迎利好

  ■新趋势

  东莞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近几年来正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根据此前的计划,2015年底前推广应用的新能源汽车2600辆。

  近日,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再次迎来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整合各类公共资源为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创造条件,并简化规划建设审批、加大补贴力度支持社会资本进入。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逐步推进。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的相对缺乏问题更加凸显。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

  为加速推动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有效整合各类公共资源为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意见》给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简化规划建设审批;加大补贴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励办法;加大用地支持力度等。

  在建设目标方面,《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东莞已有多家企业布局电动车行业。日前,中汽宏远汽车与江苏九龙客车联合开发、生产的一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E6已经推向市场。去年,由易事特、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中汽宏远汽车、迈科新能源等两岸三地涵盖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3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发起成立的广东东莞新能源车产业技术联盟在松山湖正式挂牌,东莞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抱团发展新阶段。

  ■资讯

  外贸班轮零等待通关

  近日,中海直航外贸班轮“蒙特维多”号首次抵靠新沙港。据悉,该外贸班轮航线为泰国-南沙-新沙-宁波,运载能力达到2500个标准集装箱,单程运时只需5天。该航线的开通将架设起新沙港首条直通东盟国家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新沙港第一条外贸班轮航线,有力地提升了其在华南地区的业务覆盖范围以及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当天上午,伴随着浑厚的汽笛声“蒙特维多”号抵达新沙港集装箱分公司码头10#泊位。为保障该外贸班轮的顺利首航,黄埔海关隶属新沙海关联合口岸部门共同推行“无缝隙、零等待”大通关服务理念,并个性化提供了提前申报、优先报关等便捷措施。在接到企业的申请后,第一时间派关员现场办理了清关和货物监卸手续,确保货物在最短时间内通关放行。

  “新沙口岸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完善配套设施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成本,相信以后这条新航线的运转将会更加顺畅。”在现场的中海船代报关经理韦永奎说。

  大数据

  电子信息制造业

  1-8月运行稳中有缓

  2015年1-8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运行稳中有缓,在各工业行业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电子器件行业稳定增长,计算机行业保持低速增长,国内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逐渐加强,内销占比持续扩大。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持续走低,外资企业销售产值增速下滑。

  规上增加值

  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工业平均水平(6.3%)4.4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同比增长11.1%,高于工业平均水平(6.1%)5个百分点。

  1-8月,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同比增长8.2%,高于1-7月0.2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

  受全球经济形势疲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持续走低,1-8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0.1%,低于1-7月0.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4.4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率

  增势高位趋缓。2-7月,全行业实现利润率分别为2.8%、3.7%、3.9%、4.2%、4.5%和4.4%,7月利润率首次下降,改变了2-6月以来一路走高的态势,增势趋缓,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

  1-7月,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228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利润2600亿元,同比增长17%。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7.2%,低于1-6月0.3个百分点,低于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8元,与1-6月持平,低于去年同期0.5元。全行业企业亏损面24%,低于1-6月0.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王宁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