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经贸合作逆势而上
- 发布时间:2015-10-19 06:31:2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年来,中英两国经贸合作动能强劲、亮点纷呈。回顾此前发展历程,两国传统货物贸易发展强势而有韧性,大项目和投资合作发展量质齐增且不断深化,金融合作更是引领中欧金融合作之先,国际经济治理领域合作共识也在不断提升。
贸易增长进入“快车道”
2004年,中英两国贸易量为197亿美元,这一数据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5年初已经达到了809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但如果细观近年来双边贸易,不难发现2009年到2014年双边贸易量翻了一番。英国当前执政的保守党将这一成绩列为其近年来对外经济合作的重点成就,并在此前的2015年竞选宣言强调将进一步推进中英双边贸易作为其对外事务的重中之重。
不仅如此,双边贸易合作充满了韧性。随着当前全球贸易形式更加复杂严峻,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对外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2014年以来中国与欧洲多个国家双边贸易呈现下滑趋势。在欧洲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对外贸易下滑的形势下,中英两国经贸合作再次逆势而上,独树一帜,继续维持了此前的增长态势。
事实上,2010年英国政府就确立了“将英国市场与全球最具活力市场相连接”的政策,高度期待中国企业投资英国。在这一政策的带动下,中英两国投资合作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对英投资存量约414亿美元。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投资目的地国,逾500家中国企业落户英国。在英国,无论是老牌百货集团弗雷泽公司,还是最大早餐谷物供应商维他麦,抑或是街头常见的Pizza Express,都已经贴上了中国的标签。
在投资合作中,最引人关注的或许是大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日前,英国财政部称,中英两国政府在两国民用核设施领域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中国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参与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表示支持,并对中国企业利用中国核反应堆技术在英建设塞斯维尔等核电站表示欢迎。这无疑将为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进入西方国家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展示窗口。此外,在英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项目、正在推进的高铁二号线计划中,都能够看到中国制造业和基建企业积极参与的身影。
金融合作大步向前
始于2011年的中英离岸人民币金融合作,在过去4年的发展中更是大跨步向前,成为中欧金融合作的先锋。4年来,英国在欧洲离岸人民币业务对中国合作上实现了多个“第一”。英国是第一个与中国政府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欧洲国家,第一个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初始额度的欧洲国家,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确定人民币清算银行的西方国家。
双边政府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政策铺垫,带来了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不断繁荣。2011年至2014年,人民币贸易融资年均增速仍维持在双位数,伦敦金融城市长叶雅伦评论这一发展认为“在英国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中,过半企业倾向使用人民币结算,且这一比例正在加大”。在外汇交易领域,伦敦充分发挥自身全球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吸引了欧洲其他国家企业的人民币外汇业务。借力整个欧洲对华贸易的发展,伦敦2014年人民币外汇交易额是2011年的5.7倍,交易量仅次于中国香港,成为亚洲之外的第一大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而在人民币存款领域,中英双边贸易和投资快速发展促进了公司客户人民币存款上升。在2011年至2013年伦敦人民币存款总量一直维持在14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2014年人民币存款总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强势增长至200亿元。
经济契合度不断上升
快速拓展的中英双边经贸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实体领域,同时也体现在双边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改革领域越来越多的共识和合作上。在全球多边框架中,英国鼓励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支持IMF份额及治理结构改革、人民币进入IMF特别提款权;认可将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并寻求与中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区域经济治理问题上,英国率先宣布申请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投行,加强了在地区多边发展机构治理效率方面的合作,客观上为众多西方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认同中国对于欧洲的经济影响力,从2013年开始与中国合作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并积极倡导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英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凸显了新形势下中英两国经济的契合度、互补性的上升。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经济外部需求改变,英国经济再平衡也需要更多的外部经济支持。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和上述需求下,中英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趋势将继续大步向前。如英国首席国务大臣奥斯本强调的:“世界经济依然需要中国的帮助,英国需要中国带动其经济的发展,英国将进一步把自身打造成欧洲国家中对中国最开放的国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