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区首次被摘牌警示了什么
- 发布时间:2015-10-14 07:31:14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记者钱春弦王蔚庞明广
黄金周刚过,国家旅游局召开发布会,宣布取消山海关等景区5A级资质,并对丽江古城等6家5A级景区提出严重警告,全国通报并限期整改。
5A景区首次被“摘牌”,国家级景区退出机制终于“激活”。这对全国众多的景区带来怎样的警示?能为百姓带来舒心旅行吗?
明察暗访,7家5A景区被摘牌或限改
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此次“节后算账”,其实已明察暗访进行至少一个月。
8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公布后,国家旅游局就以整治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为切入口,着手净化旅游消费环境。“9月以来特别是十一假日期间,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投诉较多的部分5A级景区开展了服务质量暗访检查。”国家旅游局人士透露说。
根据检查结果,国家旅游局决定取消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对丽江古城景区、西樵山景区、濠河景区、西溪湿地旅游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明十三陵景区等6家5A级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价格欺诈、强迫游客捐款、商铺无明码标价、出租车不打表、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环境脏乱差……记者了解到,此次暗访检查,抽查的重点目标,就是群众投诉比较集中、屡犯不改的景区。可以说,投诉率成为精准打击的有效工具——那些麻木不仁的景区必须当心了。
杀一儆百,摘牌威慑力有多大?
记者了解到,A级景区评定工作自开始以来,就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机制,而是一个动态管理机制。我国目前有200多家5A景区,但面对旅游乱象,能不能摘掉名不副实的5A级旅游景区的牌子,一直是行业敏感话题。
在旅游行政管理措施中,取消A级资质是最严重的手段,其次是严重警告、警告。“国家旅游局此前曾警告过多家5A级景区,却从未取消过其资质,这次可谓是力度大、动真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刘德谦指出,这既是来自监管部门的处罚,更是杀一儆百,肃清景区乱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记者梳理此次通报涉及的问题,在被摘牌、被警告的背后,给每一个景区都发出警示,更折射出当前旅游市场监管的深层次问题。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7%。在旅游消费盆满钵溢的时候,一些游客也经历了“闹心之旅”。据统计,9月29日12时至10月7日17时,国家旅游局共接到投诉举报534件,其中国内游占投诉总数的89%。从投诉对象看,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及导游。
“地方全力以赴争创5A级景区,成功后便放松懈怠、忽视维护,导致景区质量出现问题。这种‘重申请、轻管理,重创收、轻安全,重盈利、轻公益’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说,此次取消山海关5A级旅游景区资质,就是宣告没有应有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牌子随时可能被摘掉。
景区被摘牌后,受到多大影响?专家表示,这不光是会牵扯到景区的政策以及经济利益,比如5A景区享受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会不同等,更会形成不良口碑,使更多游客“用脚投票”,从而远离这些地区。
多措并举,“退出机制”要更加透明、公开
“5A牌子摘掉后怎么办?这需要有明确的后续配套制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凌云认为,此次摘牌让5A级旅游景区有了危机感。5A资质不是保险箱,提升服务和管理才是根本,保5A要比创5A更难、更重要。
据了解,被摘牌并不意味着“一棍子打死”,如果积极整改,景区的牌子也能得到恢复,相关警告处分也可取消。王衍用指出,“对于被摘牌和被严重警告的景区来说,要将其作为一次警示和教训,痛定思痛,认真整改,争取重新获得市场认可。”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表示,执法过程还应更加公开、透明。“关键要实现常态化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制度怎么落地,谁来监管,有些考核和监督能否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专业化监管,有些可以让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参与其中,最终让景区心服口服、让老百姓满意。”
刘德谦说,我国多数景区管理权归公安、交通、质检、文物等部门。随着旅游业成为投资和消费的领跑者,仅靠景区自身或者仅靠旅游监管部门,不可能荡涤旅游乱象。整治乱象还要旅游、物价、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协力整饬旅游市场,让百姓游得舒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