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太平洋格局生变 逆风中顺势行船

  • 发布时间:2015-10-10 15:31:2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没有财经新闻发生的长假,注定是不完整的。

  今年的国庆长假,在环太平洋经济格局的大棋盘上,“啪”的一声,新落下了TPP这颗引发变局的棋子。

  10月5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泛太平洋国家,在亚特兰大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这一全新的多边关系自由贸易协定,在另一个大洋引发连锁反应,欧盟参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的各方,均发声敦促加速TTIP谈判。

  这意味着,美国重构世界自由贸易版图的行动,由此提速。被TPP刷屏的远不止财经圈,连参与各种投资的大妈都在努力弄明白,TPP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

  TPP升高“横杆”刻度

  “要树立全球贸易新标准”

  每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都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高层次的较量,在于主导规则的制定。“如果我们不制定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规则,猜猜会发生什么?——中国将会接手。”今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是说。10月6日他对媒体表示,TPP的重要性在于,要保证在区域内建立商贸管理标准,如果没有这类标准和劳工、环境标准以及透明度,中国就会制定标准,美国的企业和劳动者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实现全部贸易品零关税是TPP的最终目标,超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的低关税标准。TPP作为一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明确提出要树立一个“21世纪自由贸易协定的标杆、全球贸易合作的新标准”。

  除了零关税,TPP的“横杆”还升高了哪些刻度?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吴涧生、曲凤杰两位专家分析说,TPP协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以往任何自由贸易协定,具有广覆盖和高标准的特点。既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等传统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条款,也包含知识产权、劳工、环境、临时入境、国有企业、政府采购、金融、能力构建等亚太区绝大多数FTA尚未涉及或较少涉及的条款。其在关税减免、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环境、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等相关领域的最终标准都明显超出FTA的现有水平。另外,协议内容和标准更多体现美国自由贸易理念及其战略利益诉求。

  TPP谈判自2010年开始,涉及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超越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不在其中。

  TPP故意不让中国加入?

  “中国面临两难选择”

  招数甫出,直攻软肋。中方应之以太极功夫。10月6日,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采取的是把30年当300年用的追赶策略,如果直接遵守TPP中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工保护以及抑制国有企业等条款,等于自废武功。因为人家早已完成原始积累,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切割蛋糕。但需要看到的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中,也有部分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这两天有种流行的观点认为“TPP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平台”,把中国排除在新一轮全球贸易游戏规则之外。对此,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这种恐惧没有必要,也严重低估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中国要做的,是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参与,主动应对。全球经济的规则如果没有中国参与,那肯定不能称之为全球经济的规则。中国可以加快自己在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改革方面的步伐,提高中国市场经济的含金量和制度的竞争力。

  事实上,TPP并没有拒绝中国的加入。但是,面对可能改变的全球贸易游戏规则,中国面临两难选择。试图加入,在仿佛量身订制的障碍前,国内的经济改革远没有调整到位;绕路而行,促进贸易、服务全流通的新规则未来浩浩荡荡席卷而来,不想失去市场,必须顺势而为。

  曾经,加入WTO是中国主动迎接的痛苦而艰巨的挑战,但也成为30多年来经济腾飞的第二个催化剂,一跃成为经济大国。这一次,中国能否再度把握危中之机?

  TPP何时产生实际影响?

  “若干年后才能看到威胁”

  “山雨未来,风已满楼”。对于一时间集聚起来的负面预期,多位经济学专家的看法不谋而合:从短期看,不用过于担心这份协定对中国外贸和整个经济的冲击,因为需要经过成员国冗长的立法程序才能生效,内部零关税成为现实的过渡期更为漫长,中国有充分时间应对挑战;长期看,影响会慢慢显现,中国产品输出关税要高于周边国家,减少出口,影响外资引进,相当于“在国际竞争的跑道上,中国的起跑线被往后移了几米”。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估计,TPP最终生效时间最早也要到2017年,仍面临不确定性。不仅各成员国之间存在博弈,美国国内的反对意见也此起彼伏,认为它牺牲了美国利益,尤其是劳工利益。但是TPP改变游戏规则,中国没有话语权,不想失去市场就必须跟随。对中国可能构成的威胁,恐怕若干年后才能看得清楚。打破目前中国经济的困境,唯有依靠改革。

  中国在做哪些应对准备?

  “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坚持“重返亚太”战略的美国,不只在加快TPP谈判的进程,另一边还与欧盟启动了TTIP谈判。国际贸易专家指出,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力推TPP和TTIP是美国的“两洋战略”,有利于加强其在全球经济和国际经贸领域的领导权,加强自身“朋友圈”和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

  应对TPP和TTIP,中国早就在做准备。两年前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启动,就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地方划出一片区域,试行TPP原则,积极应对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调整的挑战。同时,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的推进,都是对“两洋战略”的最好回应。

  中国也在加快FTA谈判,部分对冲TPP带来的边缘化效应。比如,TPP成员国中的澳大利亚,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减税过渡期之后,中澳之间的货物产品接近100%零关税。在服务领域,澳方的条件则更为优惠,承诺对中方以负面清单方式开放服务部门。在12个TPP国家中,约一半国家与中国达成FTA。

  但仅有这些底气,还远远不够。中国必须继续内部改革,为适应未来高标准的新规则做充足准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石磊教授提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危机往往倒逼改革。他表示,中国是一个“社会应力结构”很强的国家,多难不死,危机不倒,小难不计,大难图存。TPP的基本准则正是市场化的中国经济长久所需,即使他国施计于我,也避免不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结局。TPP对我国的压力不同于当年的WTO,中国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要想求得‘客观利我’的二次红利,在制度结构和经济结构领域必须有所作为,有大作为。”首席记者 谈璎

太平洋(601099) 详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