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科普不妨学学NASA

  • 发布时间:2015-09-29 03:29:5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科技观察家

  不知昨夜有多少人在被窝中举着手机刷屏,怀揣着各种新奇想象,等待地球那一端的最新消息。消息来了: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虽然没有带给大家“惊喜”,但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

  火星可能存在液态水,这并非新知。早在2008年,“凤凰”号就在火星北极找到了相关证据。NASA最新公布的发现,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这种可能性。但这距离直接发现液态水、发现生命还很遥远。网民的“被忽悠”之感或许由此而生。而这种被忽悠的感觉并不遥远。两个月前NASA宣布在宜居带发现“地球堂兄”时,公众对NASA的“卖关子”之举已略有微词。

  但我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即使有忽悠的成分在其中,也是一次“疗效良好”的忽悠。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前3天,NASA便在其官方网站放出了预告,并广邀媒体和感兴趣的公众参与。这是NASA发布重大科学发现的常规做法,也是公众纷纷吐槽之处。虽然有“卖关子”的嫌疑,但在3天的时间里,这一信息被广为传播。在网民想象力和专业媒体传播力的聚焦放大下,最初那条简短的新闻发布会预告,演变为一场自发的火星知识科学传播。火星存在生命吗、移居火星是否现实、火星还有哪些未解之谜……短短3天,关于火星的种种知识在网络、报端集结,公众对于火星的关注被极度提升。虽然这些猜测最终被验证与此次发布会无关,但更多人因此凝望头顶那颗红色行星,那颗遥远的行星也在人们脑海中变得更加具体。而这,都源自NASA提前3天预告新闻发布会、广邀公众参与这一小小举动。

  NASA向来重视向公众介绍他们的工作。他们为每一个探测项目建立科普网站、成立科普团队、邀请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有人将其解读为太空探索需要重金,NASA需要争取经费。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依据,而重视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是因为NASA明白纳税人是科研项目的“金主”。他们明白,科研项目应该向谁负责,以及科学探索的终极目标。

  我们常常困惑于如何让中国科普叫座又叫好、如何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科技发展,也许NASA的举动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