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50后”到“90后”的中秋记忆

  • 发布时间:2015-09-28 12:29:21  来源:宁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据新华社郑州9月27日电 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在传统的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时代在快速变迁,不同年龄的中国人对中秋有着不同的记忆,然而不变的是他们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平安幸福的向往。

  “每年的这一天总会觉得英国的月亮没有家乡的圆。”“90后”女生小田,今年又是在离家8000多公里的地方跟同学一起庆祝中秋,这是小田在英国过的第三个中秋节。

  “以前觉得中秋节就是吃月饼,看月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现在不一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身在异国他乡更能体会这种思念,即使是在中国城买的月饼,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小田说。

  “再过一个中秋就毕业了,一定好好看看家乡的月亮。”小田说,中秋节其实是一种割舍不掉的牵挂,对那片土地和那些人。

  在有些人的记忆里,中秋夜亦是美食夜。各式各样的月饼糕点,香醇的桂花美酒,秋季正肥的螃蟹……

  “说着说着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80后”北漂女孩阿丹说,她对于中秋节最深的印象就是好吃的。“妈妈总是会提前买好月饼,有五仁、豆沙、枣泥,再去爷爷家的石榴树上摘上几个大石榴,去集市上买一提螃蟹。”阿丹说,今年提前好多天就买好了回家的票,就盼着家里那一顿美餐。

  其实,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中秋是一个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以及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

  “60后”保洁员玉容对这一天格外的在意,她向单位请了假,因为自己的一双儿女今天要回家。“盼完春节盼中秋,那两个家伙平时总说自己忙,但是中秋节,怎么着也得回趟家。”玉容早早地买好了月饼,她能清楚地记得两个孩子喜欢的口味。

  “小时候,一进入8月就开始景(河南方言,意为盼望、稀罕),那时候都盼望着走亲戚,因为到亲戚家会有好吃的。”“50后”王腊梅说,到了中秋节那一天,一家人早早的吃完饭,把桌子搬到院子里,上面放些水果和月饼,和家人面对面聊天,和邻居隔着院篱聊天。

  “什么都聊,山南海北,前三皇后五帝地聊,瞌睡的头都磕到桌子上了也不愿意回去,一定要聊到月亮下去了。”王腊梅说。

  “以前过中秋和现在过中秋感觉不一样,以前是稀罕吃的,现在是稀罕人。”王腊梅感慨道,“日子虽然好过了,传统的节日不能丢,常聚常有。”对现在的王腊梅来说,每一次大团聚都是一种奢侈。

  月圆兆人之团圆,在几代人记忆的变与不变中,团圆一直都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