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家庭农场成为村官创富示范田

  • 发布时间:2015-09-25 07:31:0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张耀西文/图

  金秋的苏北泗阳,空气里的稻香沁人心扉。该县卢集镇范家湖村党支部书记王述春,蹲在自家的家庭农场稻田边,双手捧起长长的稻穗闻了闻,禁不住笑容满面:“好香,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江苏省泗阳县,像王述春这样带头创办家庭农场的村干部有523人。近年来,泗阳县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村官带头创办家庭农场等创业项目。全县238个村居的1918名村官在创业大潮中,各显神通,成功创办一批有影响力、有带富作用的家庭农场。这些遍布广袤田野的家庭农场,成为村干部“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的示范舞台。

  张再广:

  创办家庭农场强村富民

  这一阵子,卢集镇郝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再广格外忙碌。忙完村里的事,还要下田采摘家庭农场里的豆角。张再广说:“豆角老了,就不值钱了,必须趁嫩采。”

  张再广的家庭农场,坐落在卢李路的两侧,总面积接近60亩。说起自己创办家庭农场,张再广直言快语:“郝桥村是省级经济薄弱村,俺是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带头创业,带领村民致富。如果几年干下来,村里和家里都还是老样子,怎么抬头见人?说话谁还理呢?”

  究竟干什么?张再广思来想去,最后把眼睛放在村内的土地上:“对,种菜!”2013年,他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65亩土地,搭建5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办起家庭农场,和妻子臧晓平在大棚里种上金陵美玉、辣椒、西蓝花等蔬果。

  对种粮食头头是道的张再广,对种蔬菜却一窍不通。怎么办?他跑农办,请专家,做笔记,虚心学习种菜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一算账,张再广的果蔬亩收益超万元。

  2014年初,一外地老板看张再广种菜赚钱,缠着张再广把家庭农场转包给他。张再广也很爽快:“转包可以,除了要交流转金,每年还要上缴村里20万元管理费。”

  2015年,张再广又以每亩85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60亩地。办起第二个家庭农场。为防止单一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他多管齐下,采用无公害技术种植花菜、莴苣、豆角等蔬菜。站在豆角地里,张再广说:“按照眼下豆角行情,每亩3000元收入是牢靠的,加上春季亩均8000元的花菜,每亩地有把握超万元。”

  家庭农场,对村民的影响最直接。村民单长林、尤晓明见张再广种菜赚了钱,也过来向他讨教,各自创办了家庭农场。如今,郝桥村的家庭农场已经扩增到5个,傅桂花、何继霞、张月琴等村民在农场务工,每天可挣工钱50元。

  张林训:

  家庭农场成就稻米品牌

  砖井村西北,田野里大片水稻泛着金波,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这片水稻的主人就是泗阳县穿城镇砖井村村委会主任张林训。

  2014年起,穿城镇兴起一股村干部创办家庭农场热,不甘落后的张林训以每亩900元的价格流转560亩土地,与村民张士怀合伙办起家庭农场,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很多地方家庭农场出现“规模上去,产量下来”的现象,让张林训有点后怕:“自家的几亩地好种,现在是五六百亩地,能不能种好,心里真没底。”

  “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全村人的目光,张林训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并且暗下决心种好家庭农场。两年来,张林训依靠农技部门技术指导,摸索出一套种好家庭农场的好办法。

  选好品种。张林训种植的稻麦,都是泗阳县作栽站推荐的好品种,水稻以“宁粳4号”为主,小麦以“济麦22”为主,这两个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产品价格也不错。

  生态种植。“俺年年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张林训说:“作物发生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时,俺都是选择使用苦参碱、菌刀、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保证种出来的粮食安全又好吃。”

  节约农本。张林训说,收割、灭茬、播种、栽插等农机费用占家庭农场支出的大头,为节省支出,他们投资120多万元,购进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有了农机,不仅每亩每年节省收种支出130元左右,还能适期早栽早播。

  选好品种,生态种植,使得张林训的家庭农场规模、产量同步提升,每亩每年净赚700多元。然而,张林训没有陶醉于此,他盘算着如何搞深加工,打造优质稻米品牌,提高稻米附加值。

  前不久,在穿城镇主要领导的帮助下,张林训的家庭农场成功加盟“君来香”米业,生产的稻米有了“身份铭牌”,“君来香”品牌大米投放市场后,立即成为俏销货。

  刘厚俭:

  家庭农场探索电商营销

  “这些都是我的藕产品,全部上网销售。”9月10日,泗阳县张家圩镇树强村的“村淘点”,我们顺着村委会副主任刘厚俭的手势,看到“村淘点”展示柜上摆放着莲子、藕粉、荷叶茶等藕产品。

  2014年,刘厚俭在泗阳县委关于村干部带头创业政策激励下,决定创办家庭农场。种什么?怎么种?刘厚俭经过考察,觉得种植莲藕受天气影响不大,市场行情也很好,还可以随时采收,不受季节影响。

  说干就干,刘厚俭以每亩9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670亩,办起家庭农场。种植莲藕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每亩除900元流转金外,购买藕苗还要投入2000元。为此,刘厚俭拿出全部积蓄,还从银行申请了一部分贷款。

  此前,在外务工的刘厚俭返乡才两年多时间,连粮食都种得不是特别好,突然想要种好莲藕,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可是,天生要强的他没打“退堂鼓”。刘厚俭从淮安请来种藕技术员,悉心讨教挖塘打坝、选择藕苗、株行距配置、莲藕管理等技术。

  走近藕塘,“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令人心旷神怡。刘厚俭捧起一片藕叶告诉笔者,他种的这种藕,名为三七浅水藕,产量好,藕粉多,口感好,栽培技术要求不高,水层保持30厘米左右就行,平均亩产1300公斤,已经全部被人订购一空,每公斤价格5.6元。

  爱动脑筋的刘厚俭,还陆续开发出荷叶茶、莲藕粉、莲藕汁、莲子、莲子心茶、糯米藕等莲藕产品,并于今年6月联合8位莲藕种植户成立荷叶种植合作社,注册“荷园”商标,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网上电商平台开通网店,尝试探索“家庭农场+合作社+电商”的现代经营模式,带动本地60多位农民就近就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