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明的“愚公”情结
- 发布时间:2015-09-15 03:32:0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传君
唐开明今年50岁,曾经是身价过亿的老板,而今却成了负债400多万元的农民,但他无怨无悔,他相信他的梦一定能实现:让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川东的“世外桃源”。
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水口庙村,是唐开明的出生地,那里四面环山,中间一个凹槽,封闭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农民贫困了很多年。唐开明立志要当愚公,发誓要移除压在父老乡亲头上的“贫困大山”。
“我19岁那年,大胆向信用社贷款8500多元,又东挪西借凑了1万多元,买了辆东风汽车开始拉煤,一年下来挣两三万元,有了钱就回家修房子,我们家是村里第一个住上砖瓦房的。”
1990年,唐开明转向经营长途客运,往返于开江、上海、广州等城市之间。随着车轮的飞转,他的财富越积越多,谁知1996年一场车祸,让他重新回到“解放前”。
之后,唐开明开过饭馆,经营过煤矿,几年下来,又积累起一大笔财富,银行存款达到数千万元。这笔钱用来做什么呢?有人建议他办厂,有人劝他开酒店,而唐开明默不作声地将钱带回了水口庙村。
要想富,先修路。唐开明明白这个道理,一咬牙拿出400多万元,不到一年,4.5米宽、10余公里长的水泥路把水口庙村与外界连了起来。
有了路,还要有产业才能致富。走生态农业、发展观光旅游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多年走南闯北的唐开明意识到这一点。
于是,唐开明组织村民成立了开江县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江县红花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上巴山脆李等,并利用河沟水源饲养开江麻鸭,利用茂密的林地资源饲养土鸡,每年为村民带来人均2000元以上收入。
“我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他们的观念。”为此,唐开明高薪请来几个大学毕业生,指导大家走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产业经营之路。“下一步,我要启动新村建设,如果政府暂时解决不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先由我垫资。”唐开明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