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百年风雨强国路

  • 发布时间:2015-09-15 01:31:0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150年前,在古城南京的南端,清政府“选址圈地、收买民基”建造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国防所需的洋枪洋炮,掀开了中国民族军工建设的第一页;15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洋炮局”,跨越3个世纪、历经一百五十年历史长河的洗礼,成为当下研制生产现代航天高新技术产品的大型军工企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南京晨光集团公司。从1865年到2015年,一直是“国企”身份的她,用饱蘸历史的浓墨之笔,将中国从屈辱中崛起、自己在风雨中成长的经历绘就成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徐徐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无声地讲述着百年军工的强国之梦。

  崛起的民族军事工业

  1865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晚清两江总督李鸿章奉行“国当自强”的理念,将苏州的洋炮局迁至南京,在苏州洋炮局的基础上,选址城南,建造了机器正厂、左厂、右厂和炎铜厂等数十间厂房,创办了中国近代四大兵工企业之一的金陵机器制造局。

  1884年6月,中法战争爆发。金陵机器制造局为我国最先制造克鲁森式口径37毫米两磅后装线膛架退炮和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这一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制造的各种军火声名远扬东南各省,广东、云南、浙江、台湾、湖北、江西等省竞相订货,局内工匠篝灯夜作,加班赶制枪炮军火,以满足东南各省之需。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金陵机器制造局制造的后膛抬枪发挥了很大作用,显示了威力,受到使用防营的赞赏。局中工匠唐坤明设计制造出一种威力较大的新式快炮,其杀伤力很强,送到吴淞炮台等沿海地区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唐坤明因此被称为“心灵手巧,胜过洋匠”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陵机器制造局逐年扩建,规模进一步扩充,到1899年已拥有各种机器设备近千台,工匠1700多人,可制造20余种军用产品,成为当时我国的主要军火生产基地之一。

  1937年,日寇的铁蹄开始肆虐中华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金陵机器制造局已更名金陵兵工厂并西迁重庆成立第二十一兵工厂。厂长李承干,湖南长沙人,1906年被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选送去日本留学。在日期间,他与郭沫若交往甚密。金陵兵工厂西迁重庆后,郭沫若常到厂里与李承干相见晤谈。1939年,李承干邀请郭沫若为第二十一兵工厂创作厂歌,郭沫若欣然允诺作词,并主动提出由他找曾创作了《天涯歌女》《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等大量脍炙人口音乐作品的音乐家贺绿汀作曲。很快,歌曲创作完成,并定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厂歌》。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工厂员工满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高唱着铿锵有力的《第二十一兵工厂厂歌》,日夜生产,把赶制的枪炮子弹送到抗日前线,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这首老歌已被该公司定为“厂歌”并为当代晨光人广为传唱。

  日本鬼子投降后,工厂回迁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后,第二野战军接管工厂,更厂名为华东军械总厂。1952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前身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兵工八厂的长治三○七厂迁来南京与华东军械总厂合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迫击炮研制生产基地。从此,在晨光的历史脉络中开始融入了八路军太行老兵工的“军工之魂”。这期间,工厂先后生产并自行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迫击炮。1965年1月,迫击炮生产线西迁重庆,原工厂则专门从事航天型号产品地面加注设备的研制生产,由此结束了制造常规武器的历史,转入航天型号产品地面设备研制。

  “两个率先”促成军民融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该厂按照“军民结合”的要求,将航天地面加注运输车和金属软管技术应用于民用产业,诞生了首批民用专用汽车和金属软管,从此,军民融合发展与工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这个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对军工企业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战略方针。该厂禀承“以军为本,以民为主”的思想,以民用专用汽车和金属软管为牵引,大踏步地迈开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步伐,派生出该厂的车类、管类、金属艺术制像、压力容器和煤巷掘进机等五大类民品系列。当时的工厂领导班子,充分分析国家经济环境、军工企业发展方向以及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后,在全国军工企业中率先实行“军转民”战略变革,提出了“利用军工产品技术,以服务于国家能源和交通建设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民用装备制造业产品,走‘军转民’和‘军民结合’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使工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在发展民用产品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该厂开始了大规模的民用产品开发和生产。在军品加注车生产线的基础上,调整形成改装车生产线;在原有军品软管生产线的基础上,分别从德国和美国引进金属波纹管成型生产线;从美国引进生产波纹管补偿器的关键设备,组建了补偿器生产线;依靠自身力量,组建了掘进机生产线和金属艺术制像生产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时间,由于“第一个率先”,即率先实行了“军转民”战略变革,工厂的民用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民用产业格局的形成,仅仅是实行“军转民”战略变革的第一步,工厂从开发民用产品之初就融入了市场机制,因为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不再实行国家统销,所以当时的决策者从战略角度出发,于1986年组建了“晨光销售公司”,第一批抽调在职中层领导干部、技术和管理人员80余名,在全国各地组建了25个销售分部,率先在全国军工企业中建立了自己的民品销售队伍和营销网络。这“第二个率先”标志着工厂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战略转型。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七五”末的1990年,工厂民品产值达到1.5亿元,占全部产品产值的74%;民品利润达到0.3亿元,占全部利润的84%。一个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企业初步形成。

  “三个转变”强化战略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晨光集团公司在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国防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同时,通过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各项机制来促进民品规模的快速增长。其间实现的“三个转变”,为晨光集团公司“三强鼎立,军品、民品、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转变是形成由工厂制转变为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底,当时的晨光机器厂是全国现代企业制度百家试点企业之一。到1996年6月,该厂正式组建完成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运作了13年后,已显示出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财产制度的优点,特别是建立完善了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层,使公司内部的权力实现了合理的分配。公司制的建立和规范运作,为该公司民用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二个转变是形成由单一工厂制转变为企业集团的管理运行体制。1999年,晨光集团公司同其他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发起组建了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将优质民用产业资源纳入该公司。2001年5月航天晨光以每股8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4000万股股票,筹资3.2亿元。2001年6月15日航天晨光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权分置改革后,航天晨光于2007年顺利完成了再融资,18.49元的价格新发行股票2470万股,筹集约4.57亿元的资金。体制的创新,大大促进了晨光集团公司民用产业的发展。

  第三个转变是形成由单一军工生产转变为军品、民品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从2003年开始,晨光集团公司利用国家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组建成独立的晨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企业办社会问题。同时,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组建了南京晨光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一方面整合晨光集团原有的服务业单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快速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与南京市秦淮区政府下属企业合作,共同运作“晨光一八六五科技创意产业园”。目前,该园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几代晨光人的共同努力与拼搏、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实践,到2008年,晨光集团公司已由原来纯粹的军品生产单位,发展成军品、民品、服务业“三强鼎立、共同发展”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企业,2008年与1978年相比,晨光集团公司主营收入增长了185.4倍,利润总额增长30.9倍,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了57.1倍。

  2009年底至2010年初,晨光集团公司的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经历了重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清理整顿的要求,为保证晨光集团公司旗下南京晨光投资有限公司和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对这两家公司的管理层级进行了调整上升,使这两家公司的控股方发生了变更,晨光集团公司又站在了二次创业新的起跑线上。

  面对体制结构的这一重大调整,晨光集团公司决策层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外部形势,适时提出了“以军用产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民用产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一体两翼”新战略思想。公司认为,晨光就是要以军用产业为基业和主体,在发展军用产业、完成军品任务的前提下,以军用产业带动和引领民用产业、高科技服务业,以民用产业和高科技服务业支持和推动军用产业,最终达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打拼,目前该公司民用产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晨光人力图在新的征途中,迎接新挑战、取得新业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生产洋枪洋炮,到研制航天高新技术产品,“晨光”穿越了百年时空,经历了中国近代的沧桑磨难,在中国近当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闪耀着民族军事工业的璀璨光芒,她制造的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军工产品,为强化国防、固我长城冲锋陷阵,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站在新的起始点,历经百年风雨的晨光整装待发。新的乐章、新的诗篇,必将在新一代的晨光人手中谱写得更加优美、书写得更加壮丽。“晨光”,这个百年老厂,仍在继续着自己的强国之梦!

  (文/李国宝)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