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舌尖上保安全 应提倡眼见为“食”

  • 发布时间:2015-09-10 01:31:4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互联互通时代,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增进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这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以往,普通消费者常常关注食品是否过期,质量是否有保障。事实上,一些有名气的大型食品企业已经步入食品生产机器自动化、原材料可以溯源、食品运输可随时追踪的时代。在移动互联下,供应链的创新超乎想象,他们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更应受到监督和保障。8月28日,笔者参加了南方周末组织的可口可乐生产第一线进行实地参观,以眼见为实考察食品生产第一线的前沿创新技术,通过眼见为“食”,感受到创新链条在保障着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实际参观过程中,笔者看到,工厂内全部采用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自动化设备占到98%以上,自动化保证低出错率,全面产品质量的稳定,并且节约人力成本。在佛山工厂,可口可乐遵循国家法规和可口可乐系统标准中更严格的标准,拥有自己的质量认证体系TCCQS,即水处理(多次过滤、杀菌、软化、冷冻等)→电子检瓶机→冲瓶机→ 灌装机无菌灌装→质量检测→包装→库存检测→出厂,完全执行的是“全产品”质量管控模式,具有端到端质量管控的特色。通俗地讲,就是以原材料为起点,经过装瓶、运输最后到消费者手里,产品质量一直受到监督和保护。除了建立现代化食品供应链、生产线之外,为了保证果粒橙的统一口味,该公司在全球各地收购橙子调配成统一的口味。可口可乐公司对自己的供应商给予认证,确保原材料的品质。

  那么,国内的食品企业又做得怎么样呢?据笔者所知,我国一些大型食品企业也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让公众实地考察、参观,这些食品企业的工厂也有先进的自动化机器、食品材料可溯源、食品运输随时追踪等现代化管理。国内一家大型奶粉企业的负责人曾经表示,“有人质疑我们的产品质量,你看,我们的产品是全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中全部自动化,怎么可能有机会在生产过程中故意添加不合格的东西呢?如果有人故意添加,应该生产线上的同一批次的产品都不合格,或好几个不合格”。

  食品从田间地头到人们的餐桌,要经历复杂链条,其中若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纰漏,都可能捅出“娄子”,所以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作为食品生产第一责任者的企业,应严格自我约束,树立诚信意识,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将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熄灭在萌芽中。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积极有效地防治问题,需要激发全社会的“主体意识”,让更多眼睛盯住、更多双手管住食品质量,引入更多社会与公众的元素,齐抓共管,共筑食品安全“防火墙”。

  笔者认为, 坦诚沟通是消除误解的好方法。只有更多的企业敢于举办开放日活动,通过坦诚交流,才能让公众不断消除误会,对食品的质量有更多的信任度。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笔者赞成像南方周末这样组织广大媒体人率先到食品企业生产的第一线进行实地参观,眼见为实进行考察。生产第一线的前沿创新技术和质量管控,可通过互动交流,更接“地气”,也提升了食品传媒报道的科学性。同时,笔者也建议,更多的食品企业能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敢于面对公众的监督与质疑,增进市场供需双方的了解,共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