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返利”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 发布时间:2015-08-27 05:29:38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赵勇军
8月20日清晨,当薄薄的云雾渐渐退去,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的农望合作社热闹起来,采菌、称菌、洗菌、烤菌……村民们开心忙碌着。
生产基地里,一字排开的食用菌大棚林立。
“1个大棚能产8000多斤,去年我家种了3个大棚,净赚4万多元!”村民胡丹云十分麻利地采着姬松茸菌,“别看这菌子小,都销到韩国、日本去了!”
农望合作社是一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黎富平介绍,合作社采取“统分结合”的种植模式,已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解决2000余人就业。
为扶持农户发展产业,农望合作社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对农户进行培训,再反租倒包给农户,实行分户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这种集约化的种植模式不仅很受农户欢迎,而且政府也很放心。”安龙县扶贫办党组成员胡忠亚说,安龙农望合作社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利益联结机制,能让扶贫政策落地,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
为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安龙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比如发展食用菌,给予贫困户每个大棚3000元补助。同时,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还能获得扶贫贴息小额贷款5万元。
在农民自愿前提下,按照社员人数,安龙县将扶贫资金交由农望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以菌种、草料等物资形式发放给农户,既避免了扶贫资金“打水漂”,也确保了贷款安全有效运行。
胡丹云是村里的贫困户,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想发展产业致富,但缺的是资金和技术。农望合作社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没有资金,合作社统一为农户提供菌包等生产资料,协助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每户5万元的小额贷款;没有技术,合作社就选出6个懂技术的人员,作为蹲点协调技术员,分片包户服务。
“只有把农户的利益与合作社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才更有积极性。目前,合作社的大棚从2010年的2个发展到现在的613个,带动社员100多户,其中贫困户占七成。”黎富平说,除了政府扶持政策能实打实落地,合作社还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这种利益联结机制的关键是“二次返利”。农户出售鲜菌后,扣除合作社垫付的生产资料费用,获得第一次收益;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合作社将经营利润的60%再分配给农户,获得第二次收益。
“二次返利”让农户责任心大增。黎富平对此打了个比方,假设某个农户给鲜菇打水增重,那么质量降低势必影响他个人的二次收益,也影响到其他农户利益,因此,大家都相互监督,保证了产品质量。
同时,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户的还贷积极性大大提高。2013年,扶贫部门给合作社提供贷款贴息19.5万元,贷款总额390万元,均已全部还清。扶贫资金没有“打水漂”,因此扶贫部门又加大了贴息支持力度。
2014年,农望合作社实现产值1745万元,其中农户鲜菌收入858万元,菌农获得的“二次返利”金额达到122万元,户均纯收入4.2万元。
目前,农望合作社核心区已被列为省重点农业示范园区,有菌种生产基地40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达到80吨。黎富平计划,在3至5年内把合作社大棚发展到3000个规模,并积极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让更多农民搭上产业致富快车。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